第315章
王韶音笑了笑,问道:“刚才那个女子是谁?公主很信任她。”
司羽立在那, 说道:“我无可奉告,王大人想知道应该去问公主。”
去问公主啊,什么都问, 岂不招人讨厌?他笑着摇摇头,也是无关紧要。
青梅有一身好轻功, 揽着檀华的腰,轻轻一跃两个人就入了宫墙。入宫才知道,这宫里夜晚极其森严,几步一班侍卫,确实都是眼生的人,皇上的亲卫都被换掉了。
“先去问仙殿。”
檀华熟悉宫里的一草一木,她指点方向,青梅负责警戒带路,两个人顺利来到了问仙殿,却被卡在了问仙殿的外面。
问仙殿守卫森严,殿外五步一人,不停巡守。
两人隐藏在墙壁阴影下,青梅遥遥看了一眼问仙殿,和檀华停住脚步,说道:“除这些明面上的守卫,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眼睛,再往前就要被发现了。”
看样子这些守卫是全天看守,檀华低头想道:如此严密,就不能擅闯了,万一她和青梅被捉住了就不好了。而今这些围在问仙殿周围的守卫如此森严,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里面的人应该还安全着,至少性命无忧。
“去找萧澜。”檀华想了想,指路道:“往勤政殿附近去,看哪里有灯火萧澜就在那儿。”
这会儿才是辰时,萧澜若真的篡位必定有得忙,名分未定他不会去定坤宫,但也不会离开皇宫,这会儿应该在勤政殿附近,两个人果然在勤政殿找到了萧澜。
勤政殿的守卫倒是一般,两个人扮成宫女随着几个端水端物的宫女一起进去,檀华一眼看见了穿四爪蟠龙皇子服色的萧澜,还有一身紫色朝服的齐璟,两个人立在桌案旁交谈,看起来关系不错,檀华和青梅借着帐幔挡住了大半身形,听那两个人说话。
齐璟说道:“总管太监梁闻喜、当天夜里值班的柳舍人,均说不知玉玺下落,这些天宫外也没查到什么蛛丝马迹。宫里宫外,玉玺总不能不翼而飞,此事固然是当务之急,还有另一件事也极为要紧。”
萧澜一笑,说:“太子那边大约已经发现了追杀,再多加派人手,另外也请雾隐阁动手,务必要让太子死在洛京以外。”
齐璟问:“凡事有备无患,若是实在找不到玉玺呢?二殿下打算怎么办?”
萧澜一笑,背着手说道:“若是如此,我只好效仿父皇,到时让三弟四弟受些委屈了。”
先杀死太子,再杀三哥四哥也不过是一抬手的事儿,的确不差什么了,听他说到此处,檀华已经确定她这位好二哥的确是谋反了,而看起来齐璟竟然从来都是和他一道的。
从前齐璟说二皇子有不臣之心,檀华曾以为这两个人是有什么过节,所以他才会拿这些话说给她听。
灯烛噼里啪啦,时间差不多了,檀华给一旁的青梅飞个眼色,已经准备离开了。
却听见齐璟问:“敢问殿下,近日问仙殿情况如何?”
萧澜微微皱眉,说道:“日前我让人毁了殿中绮云香,带走了国师的药,清出许多宫人,对父皇说太子已经死了,但父皇并不肯立禅位诏书……”
萧澜怎么敢呢?
细微刺啦声响起,檀华愤怒之下不小心将挡身的帐幔扯坏了一点,青梅立刻揽住檀华退开,檀华回神意识到不妙,萧澜说到一半,被这点细微动静扰到,说:“什么声音?”
看向声音处,就见两个宫女正在低头退出,他皱眉:“谁让你们进来的。”未等他细想,两个人微微一跳出了门,外头的守卫忽然乱了起来,喊道:“刺客,抓刺客!”
不管宫里情形,两个人趁乱离开,檀华回到别院,见王韶音一个人站在廊下,她说:“王郎在做什么?”
王韶音说:“看看今夜会不会下雪,公主可要写信?”
檀华说:“这就写。”
两个人一起来到书房,檀华铺开一张白麻纸,她久不在这里,砚台早被洗得干干净净,王韶音拿起银质葫芦水勺舀了一勺清水,放入砚台,拿起墨条一圈圈研墨。
檀华握着笔抵着下巴想了想,组织好语言,蘸墨写文:
大将军燕归惠鉴
今二皇子澜谋逆,皇帝身处禁锢,玉玺寄托我身,孤为帝女,系为皇裔,故而敢下此诏。君主遭困,百官被挟,江山倒悬,社稷将倾。孤深恨其忤逆之行,特此诏于尔,誓必清除逆贼,扶持社稷归于正道。望大将军即刻领十万兵马入京,护佑国朝安宁。此诏之重任,关乎君民天下、社稷存亡,尔等务必忠诚英勇……情势危急,万请速来。
——帝女永寿代君诏
下叩皇帝玺印、公主御印。
檀华捧起写好的诏书吹了吹,端详片刻,将之递给王韶音,说道:“如此,诏书即托付给王郎了。”
王韶音自檀华手中接过信纸,看永寿公主,只觉她目光柔和,融融如日光,透出温暖与信任,他躬身道:“臣即刻便让家人将此书八百里加急送出,必定尽快安全将此书送至燕将军手中,请将军入京平逆,请公主放心。”
“我在这里等好消息传来。”
王韶音自公主别院告辞,连夜回家,立即安排亲信将诏书送出。而檀华心忧萧翀乾,她不能随便入宫,便拜托青梅入宫探看,一则是关注萧翀乾的安危,二则是监视萧澜行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司羽立在那, 说道:“我无可奉告,王大人想知道应该去问公主。”
去问公主啊,什么都问, 岂不招人讨厌?他笑着摇摇头,也是无关紧要。
青梅有一身好轻功, 揽着檀华的腰,轻轻一跃两个人就入了宫墙。入宫才知道,这宫里夜晚极其森严,几步一班侍卫,确实都是眼生的人,皇上的亲卫都被换掉了。
“先去问仙殿。”
檀华熟悉宫里的一草一木,她指点方向,青梅负责警戒带路,两个人顺利来到了问仙殿,却被卡在了问仙殿的外面。
问仙殿守卫森严,殿外五步一人,不停巡守。
两人隐藏在墙壁阴影下,青梅遥遥看了一眼问仙殿,和檀华停住脚步,说道:“除这些明面上的守卫,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眼睛,再往前就要被发现了。”
看样子这些守卫是全天看守,檀华低头想道:如此严密,就不能擅闯了,万一她和青梅被捉住了就不好了。而今这些围在问仙殿周围的守卫如此森严,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里面的人应该还安全着,至少性命无忧。
“去找萧澜。”檀华想了想,指路道:“往勤政殿附近去,看哪里有灯火萧澜就在那儿。”
这会儿才是辰时,萧澜若真的篡位必定有得忙,名分未定他不会去定坤宫,但也不会离开皇宫,这会儿应该在勤政殿附近,两个人果然在勤政殿找到了萧澜。
勤政殿的守卫倒是一般,两个人扮成宫女随着几个端水端物的宫女一起进去,檀华一眼看见了穿四爪蟠龙皇子服色的萧澜,还有一身紫色朝服的齐璟,两个人立在桌案旁交谈,看起来关系不错,檀华和青梅借着帐幔挡住了大半身形,听那两个人说话。
齐璟说道:“总管太监梁闻喜、当天夜里值班的柳舍人,均说不知玉玺下落,这些天宫外也没查到什么蛛丝马迹。宫里宫外,玉玺总不能不翼而飞,此事固然是当务之急,还有另一件事也极为要紧。”
萧澜一笑,说:“太子那边大约已经发现了追杀,再多加派人手,另外也请雾隐阁动手,务必要让太子死在洛京以外。”
齐璟问:“凡事有备无患,若是实在找不到玉玺呢?二殿下打算怎么办?”
萧澜一笑,背着手说道:“若是如此,我只好效仿父皇,到时让三弟四弟受些委屈了。”
先杀死太子,再杀三哥四哥也不过是一抬手的事儿,的确不差什么了,听他说到此处,檀华已经确定她这位好二哥的确是谋反了,而看起来齐璟竟然从来都是和他一道的。
从前齐璟说二皇子有不臣之心,檀华曾以为这两个人是有什么过节,所以他才会拿这些话说给她听。
灯烛噼里啪啦,时间差不多了,檀华给一旁的青梅飞个眼色,已经准备离开了。
却听见齐璟问:“敢问殿下,近日问仙殿情况如何?”
萧澜微微皱眉,说道:“日前我让人毁了殿中绮云香,带走了国师的药,清出许多宫人,对父皇说太子已经死了,但父皇并不肯立禅位诏书……”
萧澜怎么敢呢?
细微刺啦声响起,檀华愤怒之下不小心将挡身的帐幔扯坏了一点,青梅立刻揽住檀华退开,檀华回神意识到不妙,萧澜说到一半,被这点细微动静扰到,说:“什么声音?”
看向声音处,就见两个宫女正在低头退出,他皱眉:“谁让你们进来的。”未等他细想,两个人微微一跳出了门,外头的守卫忽然乱了起来,喊道:“刺客,抓刺客!”
不管宫里情形,两个人趁乱离开,檀华回到别院,见王韶音一个人站在廊下,她说:“王郎在做什么?”
王韶音说:“看看今夜会不会下雪,公主可要写信?”
檀华说:“这就写。”
两个人一起来到书房,檀华铺开一张白麻纸,她久不在这里,砚台早被洗得干干净净,王韶音拿起银质葫芦水勺舀了一勺清水,放入砚台,拿起墨条一圈圈研墨。
檀华握着笔抵着下巴想了想,组织好语言,蘸墨写文:
大将军燕归惠鉴
今二皇子澜谋逆,皇帝身处禁锢,玉玺寄托我身,孤为帝女,系为皇裔,故而敢下此诏。君主遭困,百官被挟,江山倒悬,社稷将倾。孤深恨其忤逆之行,特此诏于尔,誓必清除逆贼,扶持社稷归于正道。望大将军即刻领十万兵马入京,护佑国朝安宁。此诏之重任,关乎君民天下、社稷存亡,尔等务必忠诚英勇……情势危急,万请速来。
——帝女永寿代君诏
下叩皇帝玺印、公主御印。
檀华捧起写好的诏书吹了吹,端详片刻,将之递给王韶音,说道:“如此,诏书即托付给王郎了。”
王韶音自檀华手中接过信纸,看永寿公主,只觉她目光柔和,融融如日光,透出温暖与信任,他躬身道:“臣即刻便让家人将此书八百里加急送出,必定尽快安全将此书送至燕将军手中,请将军入京平逆,请公主放心。”
“我在这里等好消息传来。”
王韶音自公主别院告辞,连夜回家,立即安排亲信将诏书送出。而檀华心忧萧翀乾,她不能随便入宫,便拜托青梅入宫探看,一则是关注萧翀乾的安危,二则是监视萧澜行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