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经过一个面具摊,檀华停下来。
  她摘了一只狐狸面具,戴在头上,问燕归:“怎么样?”
  “好看。”
  又试了一个小鹿面具,“怎么样?”
  “好看。”
  “这个呢?”
  “也好看。”
  檀华最终选了一个可爱的兔子面具,因为这张面具有点现代风,很像以前她看过的一些动画片里面的兔子。
  让人觉着亲切。
  又走了一段路,檀华和燕归来到了此行的终点。
  是一座五层精致木楼,在古代很少见这样高的楼,楼上楼下青天白日里小楼两侧有两串长长的红灯笼,寂然垂落。
  许多窗子开着,隔着一段距离,可以隐隐约约听见里面飘出来的管弦之音,还有些人们嬉笑声,划拳声。
  一楼挂着的招牌上写着“清韵坊”三个大字,字体秀美,像是出自名家之手,颇有书香气。
  开门迎客,迎客的是个格外殷勤的白面小厮,还有个穿绿配红的半老徐娘,也才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在檀华看来还很年轻。
  来来往往的多是些看上去有些钱的男子,有一些人一看就是读书人。
  也有人和漂亮的女子一起从里面走出来。
  檀华戴着一张兔子面具和燕归站在一起,两人在距离清韵坊正门很远的马路对面,有人不经意往他们的方向看了一眼,未看见人,只触碰到一种可怕的气势就下意识移开视线。
  都能没注意到那里还站着一个戴着面具年轻女郎。
  檀华仰头去看清韵坊五楼楼顶。
  燕归说,那日太虚观观主占卜作祭,陛下朱雀街遇刺,刺客就在清韵坊楼顶,檀华现在望着的位置。
  至于这家青楼 ,燕归说他调查的时候了解过,这家青楼是洛京有名的清雅风月地,生意讲究,装潢富丽、酒菜亦好,里头的姑娘一般都卖艺不卖身。
  都是有一技之长,能弹琴唱曲的姑娘,有一些还会写诗作画,能与人唱和。
  有几位姑娘是名声在外的才女。
  清韵坊在文人之中也很受欢迎,偶尔会举办一些文会。
  檀华想,既然说里面主要是卖艺不卖身的姑娘,那么还是有卖身之人。
  而且,在烟花之地,就算不卖身也少不了应付男人,在这个作风保守封建的年代,有几个女人能心甘情愿的毫无心理负担地在这里谋生呢?
  大部分都是迫不得已,也许是家境逼迫,也许是被卖到了这里。
  但这些来来往往的男人可都是自己走过来的,更甚者是专程走过来的。
  檀华咬了咬唇,说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里头出来几位客人,清韵坊的鸨母格外热情。
  “几位爷这就走了吗?怎么不多喝几杯?”
  檀华听闻声音看过去,见有一行年轻人,看穿着都是出身不错,各个都是衣冠楚楚,姿态端然。
  鸨母对其中一个颇为不舍,“四郎君,您这就走了吗?”
  此人气质形象远胜同行之人。
  与他同行的人说:“周娘子,要叫探花郎,四郎现在可是探花郎了。”
  鸨母虚打了一下嘴巴,说道:“瞧我这记性,恭喜四郎高中探花,下次可一定要来我家多喝几杯!”
  他才从鸨母那儿回身,露出正脸,面容俊美,举止轩然,姿态端然之中又见几分随性,面容英俊,一双桃花眼熠熠生辉。
  一看就是个风流人。
  那位探花郎和同伴一起离开,离开之时他不经意看向马路对面,见到一双牵手并立的身影他愣了愣。
  有些意外。
  第67章
  世间的巧合是不讲道理的。
  齐四郎今晨在开云楼与周勔和高长春两位同年饮酒听曲, 周勔喜欢聊天听曲胜过饮酒,高长春与其说是爱喝酒不如说是馋酒,他只喝三小杯便心满意足, 又挂念家中怀孕的妻子,说什么都不肯再喝了。
  三人之中, 唯有齐四郎真正的爱饮酒, 只是他心中有事, 无心品酒, 醇酒入口,若饮清水, 更加不愿意醉酒。
  这三人都是吃过饭的,饶是开云楼菜色不错,也只是略作品尝, 大家酒过三巡, 听完两位女郎的一首相思引, 略微聊了几句,各自告别了。
  君子之交,细水流长,哪个也不急于一时。
  这些年齐四郎在洛京嬉闹玩耍,结交过许许多多各色各样朋友, 对何种朋友如何相处早已谙熟。
  他斗鸡走狗,不拘小节。
  凡是能喝一两杯酒, 玩一两个游戏的,或是吃一顿饭的,都是他的朋友。
  自开云楼包厢出来, 立刻有几个人冲上去将齐四郎围住,几个人都是从前一起玩的公子哥儿。
  穿着团花锦衣的是承恩侯的儿子, 一个一身深绿袍子腰间配了把小剑的是杨将军之子,穿黄色暗纹衣裳的是他娘舅家的表哥……一共五六个人。
  一个个的笑着拱手说给他道喜。
  却半是簇拥着,半是架着,将齐四郎请走,说是要为他庆祝。
  自下定决心要参加科举,齐四郎谢客多时,闭门温书,任何朋友的宴饮都不参加。
  便是在醉仙楼温书的时候,有人敲他的门他也说不见的,只吩咐书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