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只大手扶着檀华后腰,帮她稳住身形。
  她还是坐在对方怀里。
  两个人近在咫尺。
  檀华一双眼睛迷糊,眼皮直打架,费了好大劲儿都看不清眼前的人。
  燕归笑了笑,说道:“公主倦了,先睡吧,擦洗一番后,臣便送公主回床上休息。”
  檀华闭上眼睛。
  三日之后。
  华灯初上,月上柳梢头。
  科举结束,宫里举办了整整三日的琼林宴,诸位士子都是进士及第的同年,大家在官场上各有前程,有意结交,几日下来都熟悉了许多。
  爱吃什么菜,谁作诗如何,谁酒量深浅,谁性格腼腆谁性格洒脱。
  琼林宴结束。
  所有人都多认识了几个朋友。
  三三两两的,相约着再聚会。
  有人在宫门前和齐四郎说:“人生得意须尽欢,酒逢知己千杯少,四郎千杯不醉,我酒量亦好,高贤弟亦喜饮酒,我们三人明日开云楼再聚如何?”
  旁边的高贤弟说:“我知道两位乐师,一个弹得一手好琵琶,一个擅唱吹箫,难得的是这二人诗词唱曲亦是不错,不如到时我请他们二人前来助兴?”
  周勔说:“极好极好,到时要麻烦高贤弟了。”
  高长春说:“哪里哪里。”
  “只是不知四郎意下如何?”
  此时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
  琼林宴开宴之后,皇上没来,只有一位老太监过来宣读了一份皇上的旨意,大意是科举考试正式结束请大家安心享用宴席。
  太子来过一次,也只是陪大家喝了杯酒,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此后大家随意。
  琼林宴连续三天。
  每天都会喝酒、聊天,不远处有太监宫女,大家一举一动都被人看着,不敢放肆。
  但聊得久了,相互敬酒,难免放松了一点,多喝了几杯。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勔和高长春心情一个比一个高兴,出了宫,更加少了一分拘束,一脸春风得意。
  齐四郎脸上不像二人那样喜形于色,他身上有些微的酒气,桃花眼微红潋滟,脸上的笑意看上去比二人更淡一些。
  相比二人的热闹,他平静了许多,让人感慨,此等修养仪态,不愧是高门之子。
  齐四郎说:“恐怕不行,明日我已和友人有约。”
  “那后日呢?”
  “后日我要去寻一个人。”
  他脸上的笑意还是淡淡的,看起来却与二人脸上的笑意大为不同,明明很淡的笑容却让人觉得这笑容从心而来,似乎期待已久。
  “还请周兄和高兄先聚,四郎有事不能到,改日给二位赔罪。”
  “那可说好了!”
  次日上午,齐家四郎行至小巷深处,来到一户酒家。
  这家店本是酿酒的人家,店家平日给一家酒楼送酒,只是家里还有一点闲着的地方,就又开了个小店面,卖些酒菜。
  收他们酒的酒楼会往他们的酒里加上十之二三的水再卖,那时齐四郎喜欢喝那酒,想和酒楼老板买一些不掺水的酒,十两银子砸下去,对方还是说没掺水,再砸下去十两,对方告诉他店里没有不掺水的酒。
  齐四郎没收回银子,而是在问到了这家酒坊的所在。
  那天来到这儿正好遇上了刚从霍家离开的燕归,齐四郎当时好奇心重,请对方喝酒聊天。
  燕归对有关霍家的事闭口不提,齐四郎有些失望,却意外发现这人不难相处。
  几年过去了,两个人相处得多了,也就变成了朋友。
  齐四郎推门走进去。
  店面不大,只有几张桌椅,他一眼就看见了燕归。
  齐四郎在燕归对面落座。
  桌上已经上好了菜,老板娘上了最后一道菜。
  燕归为齐四郎倒满面前的酒杯,又为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举杯与他说:“恭喜四郎金榜题名,高中探花。”
  齐四郎与燕归碰杯,一饮而尽。
  这样的祝福在科举考试之后他已经听过许多次了,应对的也熟练。
  不过,来自朋友的祝福总是让人欣慰。
  燕归为齐四郎倒满第二杯酒,同样也给自己倒满,举杯说道:“四郎前程似锦,我在此恭贺。”
  齐四郎笑了笑,同样举杯饮下这杯酒。
  他酒量过人,两杯酒一滴不剩,却面不改色。
  只是桃花眼有微微的红晕。
  齐四郎拿起刚刚燕归放在一旁的酒壶,先给燕归倒了满满一杯,又给自己同样也倒了满满一杯酒。
  举起酒杯,对燕归说:“燕兄还得恭喜我第三件事,便是前两件事加在一起都不敌这件事带给我的欢喜多。”
  “我找了那位佳人,还要多谢燕兄当日所赠吉言。”
  手刚碰到酒杯,燕归单手握着酒杯,没有第一时间举杯,而是问道:“你是怎么找到她的?”
  “殿试结束那日,打马游街,那位佳人在酒楼临窗而坐,我看到了她的侧脸,记住了她的样子。这一次,我绝不会忘记,我们很快就可以再见面。”
  洛京齐家,仕宦世家,朱门显贵,势力极广。
  有了画像,寻人这样的事,对这样的门第家族来说,轻而易举。
  齐四郎该有这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