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现在只要不是彻底闭目塞听的,都知道涅古斯要由乌恩其继承王位。除了涅古斯内部,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也蠢蠢欲动起来。估计再要不了几日,消息就能传去南国了。
因此,涅古斯的边境已经开始断断续续地受到骚扰,像一种试探。
乌恩其做的第一件事,是带上格杜,领着陈雁行所带的起义军同喀鲁王集结起来的正规部队见了面。
起义军早就不是动乱刚开始时的状态了,陈雁行整合了各地的精锐人才,先是组建起了几支小队,再由他们次一集地去管理其他人。
一切费用皆有乌恩其负责,陈雁行在做到与士兵同吃同住的前提下,也不忘像她挑选出来的“心腹”灌输乌恩其的理念。
起义军本就是因为喀鲁王的高压政策难以喘息,才心一横做出了这个选择。乍听见乌恩其希望天下百姓都能过上温饱生活的理念很是惊讶,毕竟多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们,上位者是从不把百姓当人看待的。
一个陈雁行,就已经击碎了大部分人心中固有的印象。这位年轻的女元帅在起义军私下的讨论中,俨然已经变成了战女神速赫的化身。
陈雁行本人对草原上的传说并不了解,还思考了很久队伍为什么会突然提升了凝聚力。
而由喀鲁王集结的正规军队现在主要由格杜负责,这位帝师本因为对喀鲁王失望无比,不愿再待在朝堂,故而告老离去。
他一辈子不知道教过多少王公贵族,这其中令他记忆最深刻的学生里必然会有乌恩其。
公主们几乎从不会同格杜产生什么交集,在他心中,她们就像羊群一样安静沉默,等到年岁大了之后,就会嫁出去为涅古斯换取一份稳定的盟友关系。
所以当他总察觉到柱子后有一道隐蔽又炽热的目光时,第一反应是宫中下人的孩子在偷学。
格杜自己也是贫苦人家所出身,难免新生怜惜,找了个机会,想捉住那孩子,然后私下里去教授他。
可他没想到被自己抓住的是一个小女孩,尽管衣着简单朴素,但格杜还是确认了她公主的身份。
想必是个生母不受重视的,格杜推测。他没想更多,准备把这小公主送回去。可没想到她直接跪了下来,求格杜教她。
格杜本就是惜才之人,于是便小小地测试了她一番,却惊讶地发现她学得比那些皇子王孙更认真扎实。
他看见了那小公主眼底的火焰,收下了她。在私下一点一点把自己的功夫教给了她。格杜带了一辈子学生,却很少有找到传人的感觉,却在乌恩其的身上有了这种预感。
“树把它的一切传给新枝,但从不要求回报。”
格杜这句话,正是促使着乌恩其在鹿角岘广教学生的原因。
第72章 相聚
这两拨人前些日子还是敌对关系, 但他们如今都听令于乌恩其。乌恩其不愿在军队上搞操纵人心的那一套,她更希望这些人能团结起来。
他们之间本来没有什么仇恨,军队里绝大多数都是出身普通的百姓, 又都属同一个部落。只是正规军常年接受的思想, 让他们一时间难以把起义军的身份从“敌人”转换到“战友”。
校场里, 两支队伍在各自首领的带领下, 站得泾渭分明。
乌恩其登上高台, 底下所有人都单膝跪下向她行礼。
“诸位将士们快请起来!”她不喜欢喀鲁王留下的很多所谓传统,这种时时刻刻的尊卑秩序便是其中之一。
尽管乌恩其的登基大典还未举行,但她的身份已经人尽皆知了。新王第一次在军中亮相, 开口的首个问题却是:“诸位家中有姊妹兄弟的, 上前一步。是家中独子的,停在原地。”
这个指令让大家有些疑惑,但还是照做了。草原上独子的家庭很少, 于是乌恩其看到的几乎是整个队伍都前进了一步。
“你们离开家来到这里,想必家中其他姊妹兄弟还在继续原先的营生吧。”乌恩其继续道。
底下没有反对的声音,众人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点头。
乌恩其看向两支队伍:“前些日子, 天突降暴雪。我那时还在鹿角岘,百姓受灾很严重, 倾尽全力才勉强让大家得以度日,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怎样。”
说到这儿, 底下许多人都低下了头。大型的白灾能让草原上死掉五成的人, 哪怕像这次不算很凶猛的,也会造成大量伤亡。
“看看你们的身边, 大家都是一样的人。被大雪逼得活不下去了, 难道是什么触犯天条的事情吗,居然要拿对付敌人的阵仗, 来对付我们的同胞?”乌恩其语调悲哀,“大家都有姊妹,有兄弟。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把刀对向其他百姓,难道是正确的吗?”
这一番话掷地铿锵有声,格杜带着的正规军都沉默了,而陈雁行所带着的起义军里有人大声道:“为什么天灾之后,还要让大家经受更多的磨难?明明我们才是战胜了南国的胜利者,可我们为什么依旧这么痛苦!”
乌恩其道:“这片土地除了极个别人,没有人不痛苦。但这些人却让大家以为你们的痛苦是由彼此造成的,为此甚至能忽视真正苦难的源头。”
因此,涅古斯的边境已经开始断断续续地受到骚扰,像一种试探。
乌恩其做的第一件事,是带上格杜,领着陈雁行所带的起义军同喀鲁王集结起来的正规部队见了面。
起义军早就不是动乱刚开始时的状态了,陈雁行整合了各地的精锐人才,先是组建起了几支小队,再由他们次一集地去管理其他人。
一切费用皆有乌恩其负责,陈雁行在做到与士兵同吃同住的前提下,也不忘像她挑选出来的“心腹”灌输乌恩其的理念。
起义军本就是因为喀鲁王的高压政策难以喘息,才心一横做出了这个选择。乍听见乌恩其希望天下百姓都能过上温饱生活的理念很是惊讶,毕竟多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们,上位者是从不把百姓当人看待的。
一个陈雁行,就已经击碎了大部分人心中固有的印象。这位年轻的女元帅在起义军私下的讨论中,俨然已经变成了战女神速赫的化身。
陈雁行本人对草原上的传说并不了解,还思考了很久队伍为什么会突然提升了凝聚力。
而由喀鲁王集结的正规军队现在主要由格杜负责,这位帝师本因为对喀鲁王失望无比,不愿再待在朝堂,故而告老离去。
他一辈子不知道教过多少王公贵族,这其中令他记忆最深刻的学生里必然会有乌恩其。
公主们几乎从不会同格杜产生什么交集,在他心中,她们就像羊群一样安静沉默,等到年岁大了之后,就会嫁出去为涅古斯换取一份稳定的盟友关系。
所以当他总察觉到柱子后有一道隐蔽又炽热的目光时,第一反应是宫中下人的孩子在偷学。
格杜自己也是贫苦人家所出身,难免新生怜惜,找了个机会,想捉住那孩子,然后私下里去教授他。
可他没想到被自己抓住的是一个小女孩,尽管衣着简单朴素,但格杜还是确认了她公主的身份。
想必是个生母不受重视的,格杜推测。他没想更多,准备把这小公主送回去。可没想到她直接跪了下来,求格杜教她。
格杜本就是惜才之人,于是便小小地测试了她一番,却惊讶地发现她学得比那些皇子王孙更认真扎实。
他看见了那小公主眼底的火焰,收下了她。在私下一点一点把自己的功夫教给了她。格杜带了一辈子学生,却很少有找到传人的感觉,却在乌恩其的身上有了这种预感。
“树把它的一切传给新枝,但从不要求回报。”
格杜这句话,正是促使着乌恩其在鹿角岘广教学生的原因。
第72章 相聚
这两拨人前些日子还是敌对关系, 但他们如今都听令于乌恩其。乌恩其不愿在军队上搞操纵人心的那一套,她更希望这些人能团结起来。
他们之间本来没有什么仇恨,军队里绝大多数都是出身普通的百姓, 又都属同一个部落。只是正规军常年接受的思想, 让他们一时间难以把起义军的身份从“敌人”转换到“战友”。
校场里, 两支队伍在各自首领的带领下, 站得泾渭分明。
乌恩其登上高台, 底下所有人都单膝跪下向她行礼。
“诸位将士们快请起来!”她不喜欢喀鲁王留下的很多所谓传统,这种时时刻刻的尊卑秩序便是其中之一。
尽管乌恩其的登基大典还未举行,但她的身份已经人尽皆知了。新王第一次在军中亮相, 开口的首个问题却是:“诸位家中有姊妹兄弟的, 上前一步。是家中独子的,停在原地。”
这个指令让大家有些疑惑,但还是照做了。草原上独子的家庭很少, 于是乌恩其看到的几乎是整个队伍都前进了一步。
“你们离开家来到这里,想必家中其他姊妹兄弟还在继续原先的营生吧。”乌恩其继续道。
底下没有反对的声音,众人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点头。
乌恩其看向两支队伍:“前些日子, 天突降暴雪。我那时还在鹿角岘,百姓受灾很严重, 倾尽全力才勉强让大家得以度日,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怎样。”
说到这儿, 底下许多人都低下了头。大型的白灾能让草原上死掉五成的人, 哪怕像这次不算很凶猛的,也会造成大量伤亡。
“看看你们的身边, 大家都是一样的人。被大雪逼得活不下去了, 难道是什么触犯天条的事情吗,居然要拿对付敌人的阵仗, 来对付我们的同胞?”乌恩其语调悲哀,“大家都有姊妹,有兄弟。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把刀对向其他百姓,难道是正确的吗?”
这一番话掷地铿锵有声,格杜带着的正规军都沉默了,而陈雁行所带着的起义军里有人大声道:“为什么天灾之后,还要让大家经受更多的磨难?明明我们才是战胜了南国的胜利者,可我们为什么依旧这么痛苦!”
乌恩其道:“这片土地除了极个别人,没有人不痛苦。但这些人却让大家以为你们的痛苦是由彼此造成的,为此甚至能忽视真正苦难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