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就算娘娘美貌无双,您这般直视,也似有些不合礼数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笑,赵氏笑道:“诸位夫人见笑了,臣妇只是瞧着皇后娘娘,心中莫名有种亲切感,仿佛先前见过似的。”
命妇们又是哄笑:“御史夫人这便是玩笑话了,皇后娘娘此前一直在别处静养,而您是四五年前才回的京城,怎会与皇后娘娘有交集?”
众人浑当作笑谈,唯独坐于上首的周漪月,沉默不语。
御史夫人说与她此前见过,她心里何尝不是涌现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种熟悉感让她觉得心里不安,打从那之后,她寻了几个由头,又召见了几次御史夫人入宫。
因为玉瑶她们时常盯着,周漪月对外只道御史夫人手艺精湛,特邀其入宫为她制作眉膏、绣制香囊等物,以添宫中之趣。
一两个月下来,宫人见两人没什么异常,便也放松了警惕。
赵氏心思细腻,来的次数多了,也发现她被人监视一事。
“娘娘深得皇上宠爱,风光无限,如今看来,娘娘也有自己的苦衷。”
周漪月不置可否。
“听夫人说,先前梁夏国尚未灭亡时,夫人曾去过梁宫?”
赵氏手上穿针动作一滞,缓缓搁下手下绣棚。
“臣妇与娘娘投缘,这才跟娘娘倾诉这些话。”
“臣妇本是赵将军膝下之女,晋梁之战,家父与兄长捐躯于疆场之上,幼弟双腿残疾。国仇家恨,刻骨铭心,臣妇为报此仇,以宫女身份潜入梁宫,只为能近皇帝之身,窃取情报。”
“那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便是要让那梁夏国付出代价,以慰家父与兄长在天之灵。终于,天不负有心人,梁夏国被晋国所灭。我虽历经千难万险,也算得偿所愿。”
只是,心中之伤,怕是此生都难以愈合。
赵青雁轻轻垂眸,泪光在眼眶中打转:“那段日子,仿佛是场无法醒来的噩梦。我被梁帝囚禁,困于深宫,成了一个没有名字的影子。我没有自由,失去了自我,每一天都像行走在无尽的黑暗中,如行尸走肉,永无天日……”
泪水滑落,滴在绣棚之上。
周漪月同样心中不忍,轻声细语安慰了一番:“夫人莫要心伤,御史大人对夫人情深义重,令弟同样出类拔萃,夫人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她抿了抿唇,叹息一声。
“如今,我倒有些与夫人共情了。我在这宫中,何尝不是每一日都身处黑暗,不知自己是谁。”
她转了转手上金镯。
醒来后,她心里始终萦绕一个疑云——自己,真的是许稚欢吗?
尽管眼前的一切都在让她相信,可她仍有一种不真实感。
这种不安的情绪,在离开宝华寺的那一日越发强烈。
她听着那悠远而深沉的钟声,万千思绪在脑海中翻涌、激荡、碰撞,仿佛要冲破她的喉咙,化作一阵阵呼号。
那一刻,无数人影在她面前闪过,悲愤的,绝望的,最后,一个个撞向高耸的石柱,血雾扑上她的脸。
而她,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禁锢着,承受着屈辱和痛苦。
后来,她数次在床上,试图通过身体的触感来确认,那个人,是不是她现在的枕边人……
赵氏有些担忧地看着她:“皇后娘娘……”
“夫人放心,我心中既然已有疑虑,便不会任由他人摆布。我需时刻准备着,为自己铺设一条退路。”
她特意将那个叫棠儿的姑娘从尚方院带出,便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若真如她的疑虑那般,那些欺骗她的人,她会毫不留情让他们付出代价。
赵氏看着她眼里泛起的幽幽光华,晃了晃神。
这段时间,她见皇后行动处处受限,还以为是个身不由己的女子。如今看来,这位皇后娘娘远非她所想象的那般柔弱可欺。
“娘娘,有些像我在梁宫认识的一位公主。”
她心中暗自斟酌,想着该如何开口。
一开始她见到许皇后这张脸,心里便生出疑虑,再回想龙椅上那位与梁夏国的渊源,心里更是忐忑焦灼。
周漪月道:“夫人第一次见我便我说我像一位故人,不知是何人?”
赵氏正要开口,这时,一道高亢的宫人喊声打破室内宁静。
“皇上驾到——”
赵氏的话语硬生生卡在了喉咙,只见门口处,一行宫人簇拥着皇帝缓缓步入殿内。
第65章 重逢
皇帝面无表情踏入殿内, 神情冷峻莫测,让人分不清他眸底的情绪。
赵氏心中一惊,连忙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臣妇见过皇上, 皇上万福金安。”
“臣妇不便在此打扰皇上与娘娘,先行告退。”
她匆匆行了个礼退出殿室,仿佛在逃离某种无形的压迫。
走出殿门那一刻才缓过气来,好悬,幸好方才没把话说出来。
殿内,魏溱缓缓踱步至周漪月身旁, 周漪月侧目望去, 只觉一股莫名的寒意沿着脊背攀升,心脏也随之沉了几分。
不知今日朝堂发生了什么, 他看着面色有些不虞。
周漪月听宫人说过, 魏溱出身将门,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多年,战风强硬。登基以后, 他一贯是杀伐决断, 以大刀阔斧之姿铲除异己,从不屑于那些玩弄权术、操控群臣的帝王心计。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笑,赵氏笑道:“诸位夫人见笑了,臣妇只是瞧着皇后娘娘,心中莫名有种亲切感,仿佛先前见过似的。”
命妇们又是哄笑:“御史夫人这便是玩笑话了,皇后娘娘此前一直在别处静养,而您是四五年前才回的京城,怎会与皇后娘娘有交集?”
众人浑当作笑谈,唯独坐于上首的周漪月,沉默不语。
御史夫人说与她此前见过,她心里何尝不是涌现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种熟悉感让她觉得心里不安,打从那之后,她寻了几个由头,又召见了几次御史夫人入宫。
因为玉瑶她们时常盯着,周漪月对外只道御史夫人手艺精湛,特邀其入宫为她制作眉膏、绣制香囊等物,以添宫中之趣。
一两个月下来,宫人见两人没什么异常,便也放松了警惕。
赵氏心思细腻,来的次数多了,也发现她被人监视一事。
“娘娘深得皇上宠爱,风光无限,如今看来,娘娘也有自己的苦衷。”
周漪月不置可否。
“听夫人说,先前梁夏国尚未灭亡时,夫人曾去过梁宫?”
赵氏手上穿针动作一滞,缓缓搁下手下绣棚。
“臣妇与娘娘投缘,这才跟娘娘倾诉这些话。”
“臣妇本是赵将军膝下之女,晋梁之战,家父与兄长捐躯于疆场之上,幼弟双腿残疾。国仇家恨,刻骨铭心,臣妇为报此仇,以宫女身份潜入梁宫,只为能近皇帝之身,窃取情报。”
“那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便是要让那梁夏国付出代价,以慰家父与兄长在天之灵。终于,天不负有心人,梁夏国被晋国所灭。我虽历经千难万险,也算得偿所愿。”
只是,心中之伤,怕是此生都难以愈合。
赵青雁轻轻垂眸,泪光在眼眶中打转:“那段日子,仿佛是场无法醒来的噩梦。我被梁帝囚禁,困于深宫,成了一个没有名字的影子。我没有自由,失去了自我,每一天都像行走在无尽的黑暗中,如行尸走肉,永无天日……”
泪水滑落,滴在绣棚之上。
周漪月同样心中不忍,轻声细语安慰了一番:“夫人莫要心伤,御史大人对夫人情深义重,令弟同样出类拔萃,夫人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她抿了抿唇,叹息一声。
“如今,我倒有些与夫人共情了。我在这宫中,何尝不是每一日都身处黑暗,不知自己是谁。”
她转了转手上金镯。
醒来后,她心里始终萦绕一个疑云——自己,真的是许稚欢吗?
尽管眼前的一切都在让她相信,可她仍有一种不真实感。
这种不安的情绪,在离开宝华寺的那一日越发强烈。
她听着那悠远而深沉的钟声,万千思绪在脑海中翻涌、激荡、碰撞,仿佛要冲破她的喉咙,化作一阵阵呼号。
那一刻,无数人影在她面前闪过,悲愤的,绝望的,最后,一个个撞向高耸的石柱,血雾扑上她的脸。
而她,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禁锢着,承受着屈辱和痛苦。
后来,她数次在床上,试图通过身体的触感来确认,那个人,是不是她现在的枕边人……
赵氏有些担忧地看着她:“皇后娘娘……”
“夫人放心,我心中既然已有疑虑,便不会任由他人摆布。我需时刻准备着,为自己铺设一条退路。”
她特意将那个叫棠儿的姑娘从尚方院带出,便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若真如她的疑虑那般,那些欺骗她的人,她会毫不留情让他们付出代价。
赵氏看着她眼里泛起的幽幽光华,晃了晃神。
这段时间,她见皇后行动处处受限,还以为是个身不由己的女子。如今看来,这位皇后娘娘远非她所想象的那般柔弱可欺。
“娘娘,有些像我在梁宫认识的一位公主。”
她心中暗自斟酌,想着该如何开口。
一开始她见到许皇后这张脸,心里便生出疑虑,再回想龙椅上那位与梁夏国的渊源,心里更是忐忑焦灼。
周漪月道:“夫人第一次见我便我说我像一位故人,不知是何人?”
赵氏正要开口,这时,一道高亢的宫人喊声打破室内宁静。
“皇上驾到——”
赵氏的话语硬生生卡在了喉咙,只见门口处,一行宫人簇拥着皇帝缓缓步入殿内。
第65章 重逢
皇帝面无表情踏入殿内, 神情冷峻莫测,让人分不清他眸底的情绪。
赵氏心中一惊,连忙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臣妇见过皇上, 皇上万福金安。”
“臣妇不便在此打扰皇上与娘娘,先行告退。”
她匆匆行了个礼退出殿室,仿佛在逃离某种无形的压迫。
走出殿门那一刻才缓过气来,好悬,幸好方才没把话说出来。
殿内,魏溱缓缓踱步至周漪月身旁, 周漪月侧目望去, 只觉一股莫名的寒意沿着脊背攀升,心脏也随之沉了几分。
不知今日朝堂发生了什么, 他看着面色有些不虞。
周漪月听宫人说过, 魏溱出身将门,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多年,战风强硬。登基以后, 他一贯是杀伐决断, 以大刀阔斧之姿铲除异己,从不屑于那些玩弄权术、操控群臣的帝王心计。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