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当夜,龙辇行过长巷,魏溱问宫人:“皇后最近在做什么?”
  “回陛下,皇后娘娘最近召见了几位书生,都是在宝华寺时给娘娘讲书的人。”
  龙辇上的人冷笑了一声。
  十日了,她竟如此气定神闲!
  当真对他一点不在乎!
  他面色冷沉推开朝凤宫的殿门,大步踏入。
  周漪月正斜倚在软榻上,发髻半拆,青丝散在肩头,端的是面容姣美。
  身上披着鹅黄色的大氅,手中拿着一本书册。
  听到动静,她赶忙拢了拢氅衣起身相迎:“陛下来了怎么不差人通报我一声?”
  柔顺的声音,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
  “皇后在做什么?”
  “柳先生给我带来几则志怪话本,臣妾闲来无事,正在翻阅。陛下可有兴趣一听?”
  见他坐下,她便自顾讲了起来:“书上说,有一户人家,儿子早夭,他们无法接受这事实,便从一个术士那里得到秘方,不惜借尸还魂。”
  “尽管他们后来倾注了所有的关怀,可终究是害人害己……”
  魏溱听着听着,陡然站起,拿起桌上茶杯掷出。
  啪一声巨响,青瓷茶器被摔得四分五裂,茶汁顺着桌沿流下。
  周漪月惊惧看着那碎片,脸色一白,连忙跪在他跟前:“陛下息怒,不知臣妾说错了什么。”
  错了什么,她怎能如此折辱他,如此不在意他!
  多少年了,她还是这般冷漠无情的模样,将他的心撕得粉碎。
  这话他并未说出,而是怒喝道:“你可知那些人都藏着什么心思,你怎能轻易接触他们?”
  周漪月怔了瞬。
  沉吟许久,她缓缓道:“陛下,臣妾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陛下赐予我的,我分不清那些郎君是善是恶,就像我分不清醒来后见到的你们,是人是鬼。”
  “陛下,我分不清,我只能尽力做好自己,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她平静说着,耳珰坠着红玉雕成的芙蓉花,如两行划下的血线。
  “我是皇后,只需要做好皇后该做的事。”
  她迎着他的怒火,目光上抬,长信宫灯的光晃落在那张像她,又不像她的脸上。
  眼中有悲戚,有怔忡,有无奈,直直与他对视,不卑不亢。
  一切都未出什么差错,可一切都像错了。
  魏溱目光瞥到那张如雪如玉的脸上,茶水印下一点红痕。
  这么一瞥,他伸出手,下意识想为她擦去。
  撞上那双漆黑的眼睛,手又悬在了半空。
  若换做以前,她与他争执,定会嫌恶地扭过自己的头,让他别碰她。
  而不是像现在,没有恨,没有排斥,没有厌恶,亦没有其他任何情感。
  周漪月看着他:“我说这些,陛下觉得生气,要处置我吗?”
  “不,我不会处置你。”
  他收回了手,转而紧握成拳头,压下所有的心绪。
  “念念,你昏迷这两年,我无数次在心里发誓,只要你好好在我身边,我不会再让你伤心难过。”
  可他,也不会轻易罢休。
  总会有一天,他能再见到从前的周漪月,让她再一次为他敞开心扉。
  无论是两年,十年,还是更久远,他都愿意等。
  他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总有一天会得偿所愿。
  人的欲望,是会一点点膨胀的。
  他转身离开殿门,寒风料峭,哗啦啦刮过帝王的衣角,飘飘荡荡,无从着落。
  夜空扩大而辽远,一眼望不透。
  第63章 冷战
  瑞陵城又落了一场雪。
  除夕将近, 阖宫上下忙碌,宫人穿梭于廊腰缦回间布置装点,白雪红墙的皇宫笼上一层喜色。
  一切井井有条, 就在这平静之下,宫人们隐约感觉到一丝异样的气氛。
  皇上开始甚少踏足朝凤宫,每日罢朝后除了召见群臣商议国事,便是将自己关在御书房,谁也不见。
  后宫如此,前朝亦如是, 朝堂上的气氛越发凝重死寂, 百官们不敢再轻易出声,生怕一个不慎惹得龙颜大怒。
  一连几日, 偌大的金殿内安静如坟场, 落针可闻。
  下朝后,右相崔涯拾阶而下,听见身后有人唤他。
  “崔相留步。”礼部尚书付大人匆匆赶上, 行了一礼, “崔相,马上就是除夕宴了,关于祭祀之事, 您得劝劝陛下啊……”
  崔涯斜他一眼,心中暗自思量:你们礼部一个个吓得畏首畏尾, 倒想让我去触那龙鳞?
  “尚书大人, 咱这位陛下什么性子你不知道啊, 只要是陛下想做的事, 哪容得旁人置喙啊。”
  “而且你也看到了,陛下现在正是焦头烂额之事, 不光——”
  他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不光元武帝那些旧党在京城蠢蠢欲动,原先梁夏国的那些城池,官员大多阳奉阴违,晋制迟迟难以推行。这个节骨眼上,谁添乱谁倒霉!”
  礼部尚书为难道:“崔相先前与陛下多有来往,陛下更是对大人委以重用,此事若您劝不了,我可真不知该求助谁了……”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