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知道为什么,叶溪与这个男人只是第一次见面,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别说他的底细了,可他就是觉得这个男人是个好人。
  叶溪望着漆黑的屋顶嘟囔着,这人哪儿像哥哥说的是个胡蛮子,倒像是厘哥儿嘴里说的有几分俊朗。
  况且这个人还帮了自己,还将自己的斗笠给了自己,这般心肠,胡蛮子才没有呢。
  一场大雨后,接连好几天的大晴天,地里的草蹭蹭往上长,叶溪除了要去地里帮忙外,院儿里菜园子的黄瓜藤也要将架子搭起来,竹架上的豆角这几天长的飞快,收了一大盆在家里,除了平日拿来水煮当主食外,剩下的得用陶坛腌起来,做成酸豆角,用做早上下稀饭的小菜,或是面条的卤子。
  叶溪做得一手好酸菜,酵水澄清,不生白花,腌制的菜清脆可口,不过分酸也不缺少滋味。
  将家里剩下的两个坛子洗净后,叶溪拿来盐罐,均匀的抹了三层,洗好的翠绿黄瓜放进晾冷的开水里,坛沿灌上一层清水,密封四五天便能吃了。
  做好了酸菜,太阳才到正中偏下,时间还早,叶溪想起了前几天搁在山上的那捆柴火,思虑了几下,进了灶房抱了一小罐酸菜出来。
  走了半个时辰的山路,终于在半山腰看到了那座房子,自从刘瞎子死后,叶溪就没怎么经过这里,听说荒废了很久,屋顶都长了草,晚上风一吹,还会呼呼作响,吓人的很。
  叶溪忐忑的搂紧了怀里的酸菜坛子,踱步到屋子大门前,大门没关,他伸长了脖子朝里面张望。
  院子扫的很干净,屋檐下还晾晒着几条腌鱼,屋顶上破碎的瓦片已经修整了,早已经没有了原先破败的样子,看起来还是一座挺不错的屋子呢。
  “有人吗?”他用指骨轻轻叩了叩刷了桐油的大门。
  屋里静悄悄的,林中的鸟忽然窜出了一群,振动着翅膀飞走了,吓了林溪一跳。
  又叩了两声门,还是无人响应,他便决定要走了。
  刚离开那所屋子十来米,就看到山路上走来了一个人,穿着褐色的粗麻衣裳,手里提着一个篮子。
  叶溪知道这就是那天下雨时遇见的那个外乡人。
  对方显然也是看见他了,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
  叶溪看着人越来越近,手指不自觉的攥紧了坛子,变得紧张起来。
  “那个,我是来拿我的柴火的。”
  男人嗯了一声,自顾自的进了院子,叶溪只好跟在他的身后一起进了院子。
  男人进了院儿后就去了柴房,将那一背篼的柴火捡了出来,在屋檐下坐下后顺手用草搓起了草绳。
  那天明明自己是捆好的,怎么就散了呢?
  男人抬眼看见叶溪盯着柴火在看,于是道:“雨大,柴火湿了,我替你晒了晒。”
  经过这几天的晾晒,柴火已经变得很干燥,回去后就能丢进灶堂里烧了。
  叶溪感激道:“谢谢,麻烦你了。”想起自己抱来的酸菜坛子,于是又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道:“我在家做了些酸菜,你要是不嫌弃,我给你带了一坛子来。”
  男人目光落在叶溪手里的坛子上,没拒绝,抬起下巴朝边上的屋子支了支,“灶房在那儿。”
  第6章 这里是山秀村
  这就是收下了,叶溪点了点头,抱着酸菜坛子进了灶房,灶房里冷冷戚戚,许是很久没有生火的缘故,灶台上落了一层的细灰,灶膛上方吊着几个已经剖好码了盐的野鸡,矮桌上用大碗装着几个灰扑扑的大馒头。
  叶溪将坛子搁在灶上,不由对那几个馒头有些好奇,他是第一次看见这种颜色的馒头,不像是荞麦面做的,也不像是掺了豆面粉。
  他往屋外瞧了瞧,看见那个人正在捆柴呢,于是悄悄伸出手指去戳了戳碗里的馒头,不是想象中松软的触感,反而感觉戳的是一块儿石头,叶溪壮着胆子又捏了捏,邦硬!他怀疑这馒头吃一口能哽死人!
  就吃这种东西,这个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旁边桌上还有一碟子腌菜,黑乎乎的,凑近一闻,还能闻到烟熏的味道,他怀疑这个人是用火熏制的腌菜。
  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吃食么?!
  放好酸菜出来后,男人已经将柴捆好了,除了叶溪捡的柴火外,他还加了些自己捡的柏树枝进去。
  叶溪有些脸红,自己怎么好意思收他的柴火。
  男人并没有放在心上,低沉道:“不白吃你的酸菜,算酬谢。”
  叶溪点了点头,正欲去拿背篓,却不料被一只大手夺了过去,只见男人轻松的将背篓背了起来。
  叶溪对他这一行为不知作何反应,手指轻捻着衣角道:“我自己能背得回去。”
  若是让其他人看见了,怕不知道会怎么传呢,未出嫁的小哥儿跟个外乡汉子走的这般近,饶是清清白白,别人嘴里也是传不出什么好话的。
  男人自是看出了他的顾虑,说道:“我只替你背到山脚下。”说完,便背着柴火走到前面去了。
  一路上男人都跟叶溪隔着长长一段距离,将避嫌做的完完全全。
  叶溪看着前方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这是他脸烫伤以来对他好的人,自己脸上戴着纱巾,旁的人见了无论如何都是要问上一句的,可他却好似不曾在意一般。
  叶溪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脸,这般丑陋的疤若是叫他看见了,怕是也会对自己躲避三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