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肃先生是王爷极为信任之人,守卫自然不疑有他,将门合上后便退下了。
  萧知云在他开口前吸了吸鼻子,努力将眼泪给憋了回去:“我不哭。”她知道这个时候决计不能暴露,待会儿也让伶舟行心痛烦躁就不好了。
  萧时序哑然笑了,他竟不知自己的小妹何时如此坚强了。一如从前那般温柔地揉揉她的脑袋,既欣慰又心疼。
  时间紧急,萧时序低声迅速嘱咐道:“南阳王要走水路离开随州,若是上了船,逃脱便难了。我已准备好了死士替你,届时就算上船后被南阳王发现,他也无回头路可走了。”
  萧知云认真记下,却是攥住他的衣裳,紧张地问道:“哥哥还要上船吗?”
  “当然,不相信哥哥的身手吗,”萧时序轻笑了笑,垂眸心疼地看着她颈上的伤痕,“南阳王竟敢伤你,哥哥便让他此行有去无回。”
  她怎会不相信他,萧知云咬紧下唇,重重地点了点头。
  “伶舟行在城外等你,”虽是不愿,但此刻他不得不将萧知云暂时托付给他。萧时序暂且隐瞒下瘟疫之事,严肃问她道,“答应哥哥,一切结束之后,和他分开好不好?”
  不好。
  萧知云拧紧着眉,又委屈得快要哭出来一般,慢慢地摇了摇头。
  哥哥一直活着,却不回来找她。伶舟行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却也总是不告诉她。
  但她好几日都没见过伶舟行了,每天也一直很坚强地与他们周旋。他分明答应过自己,五日之后就能回来,就能再看见他的。
  所以一切结束之后,她要先抱一抱他,再冷着脸让他把剩下的事情都交代清楚。
  萧时序看清她的神情,掩藏住眼底的暗淡:“是哥哥唐突了,还是先快些离开吧。”
  他们的马车顺利地出了城门,驶向城外的密林。越过那片密林,南阳王的大船便停在河边。也只有这片密林,才最好甩开南阳王派来跟着的手下。
  车夫驾马的速度越来越快,眼见就要甩开身后的侍卫们了,前路却是突然出现一道木障拦路,车夫迅速勒马停下,马儿却还是踏在了尖锐之处,痛苦地长嘶向一旁倒去。
  巨大的惯性使得他们从马车上滚落,萧时序抱着她的脑袋,将她护在了怀里,面具亦是从中裂开,落在地上。
  从密林里冲出数名暗卫将他们团团围住,薛安从中走出,笑着看着面前略显狼狈的二人。
  “肃先生,”薛安冷笑道,“或者说,下官该尊称一句,平南王?”
  萧时序扶起萧知云将她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来人,周身包裹着凌冽之气,已是绷紧了身体准备应敌。
  薛安轻轻一挥手,所有暗卫便一齐举剑对准了他们。
  他毫无征兆地拍了拍手,嘲讽道:“果真是兄妹情深啊。若是从前的平南王,人再多自然也不是对手,只可惜……这些年你服用了太多药物抵抗头疾,内里早就亏空了吧。”
  “不仅身手大不如前,而现在你手无寸铁,又如何能护得了贵妃周全呢?”薛安很是无奈地道,目光越过他,落在了萧知云的身上,“贵妃娘娘觉得呢,娘娘好不容易才与兄长相见,难道想看着他如此死于剑下吗?”
  萧知云攥紧了哥哥的衣裳,心如擂鼓。
  第55章 第55章
  她在害怕。
  感受着紧攥着自己衣裳的手在发抖,萧时序的心猛地一慌,偏头对上萧知云空洞的眼神。
  他迅速握上她冰凉的手,掌心竟已是被冷汗沁湿。
  萧知云的脸色发白,身子难以察觉地在微微颤抖。恐惧像看不见的手收拢在她脖颈,让人喘不过气来。
  她急促地呼吸着,嘴唇僵硬地蠕动,双眼失去焦点,像是陷入久远的回忆中,正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煎熬。
  眼前是大火弥漫,一片火光冲天。
  叛军已将城门攻破,闯入宫中。福禄跪在地上,连连恳求萧知云快些离宫,她却将一众侍卫甩在身后,提着裙子回头跑去。
  耳畔回想起中秋那日,她借着月色朦胧,在乌篷船上问伶舟行的话。
  “如果有一天陛下,妾是说如果……陛下会让妾跟着殉情吗?”
  “……会。”眼底是汹涌的墨色,他分明答得肯定。
  那为什么上辈子,伶舟行要放她走。
  不是说,他死后,也要她跟着殉葬吗?又为什么还要命人护送她出宫。
  他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一世呢,又是如何想的?伶舟行总是什么都不告诉她,也没有说清楚到底记起来多少,总是喜欢让她去猜。
  是不是也会嫌她很笨,会不会觉得会被上辈子的记忆给困住了,其实他可能并没有那么喜欢她。
  萧知云摇摇头,尽量不去想这些让自己徒增烦恼的事。
  “抓住她!”追赶而来的叛军将她团团围住。
  那时的萧知云毅然地拔下了头上的发簪,抵在自己的脖颈处。
  薛安说的没错,就算有着面具遮掩,她也能从那双眼睛中,看出哥哥的憔悴和疲惫。虽然还不知哥哥到底经历了什么,但这些年,他应当过得很是辛苦。
  萧知云回握上他的手,仰头对上萧时序满是忧虑的眼神,抿紧唇瓣,坚定地点了点头。
  她好不容易才找回了哥哥,所以,她要保护好他。
  萧知云勾唇笑着看向势在必得的薛安,迈上前一步,挡在了萧时序的身前。她缓缓抬手取下了头上的金簪,在众人不可置信的眼神下,将尖锐的那端对在了自己的颈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