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思为翻完了最新的剧本文档,打开了和莫雪的聊天窗口。
  李思为:“你们最近开剧本会了?”
  莫雪:“?你怎么知道”
  “你们跟邱导单独开的?我没收到消息。”以往的剧本会,李思为作为主创之一都会参与,这样能更早接触到修改后的本子,也方便熟悉拍摄流程。
  “昨天刚开。我们可都没说上话。”
  “什么意思?”李思为问。
  “邱导问俞大明星,对剧本有什么建议,两个人聊了几句,又叫上了执行导演,顺手就加了两场戏。”
  “俞川去了?!”
  “对啊。你别说他人还挺好的。”莫雪那头一直显示正在输入中。
  “好什么啊?”李思为不理解。
  “要不说你俩是老同学呢,邱导当时还问他了,说要不要喊你一起来开剧本会。俞川说太晚了不能打扰你休息,特意叮嘱我们别叫你。”
  ???
  操,李思为恨不得把手机从窗口丢下去。
  他真是送走了一个菩萨,又等来了一个罗刹。
  -
  第二天又是早戏,但好在只有李思为一个人的戏份,不必跟俞川对戏。李思为以为自己总算得以喘息一天。结果换完妆造赶到片场之后,赫然看到导演身后的椅子上靠坐着一个人。
  又是一身黑,卫衣帽子扣在头顶,分不清是醒着还是睡着。
  “你怎么来了?”李思为问。
  结果一旁的助理小孟站起来替俞川回答:“老板一大早就起来了,说是要来观摩。”
  观摩?
  李思为在心底翻了个白眼,还不如直接说是要来看自己的笑话。
  今天要拍的是李沛云的独角戏,他要在要游轮甲板上完成《g弦上的咏叹调》的小提琴独奏。
  开拍之前导演组特地叮嘱,为了避免穿帮,李思为必须一次性演奏完整首曲子,方便后期剪辑,而且片场会有现场收同期声,手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误。
  这首曲子的难点在于整首演奏都是在一根g弦上完成,节拍极慢,近似祈祷一般。因此,对演奏者的控制力和乐感要求极高。
  甲板的布景在二层的位置,距离导演监视器有段距离。很快灯光一切就位,李思为打开琴盒,取出了剧组准备的琴,拨动了两下琴弦。
  “准备好了吗?”邱导问。
  “等下邱导。”这把琴价格昂贵,只有拍摄时道具组才会拿到片场,平时李思为练习用的也不是这把琴,“音有点不准,我调一下。”
  话音刚落,只见俞川忽然抬头看他,只是眼睛隐在帽檐下,见不真切。
  李思为有一套惯用的调音器,剧组没有专门的调音师,每次调试都是他自己来。
  音律断断续续地传来,除此之外片场雅雀无声。
  早晨八点多,棚外天光大亮,一道绝佳的光线透过棚顶照进甲板。
  “好了。”李思为朝导演点了点头。
  吊臂推近,两台机器对准李思为。
  李思为微微侧脸,脸颊贴住温润的琴板,右手执琴弓,左手手指按住琴弦。
  “开拍!”监视器后一声令下,摄像机应声打开。
  太阳跃升越高,随着两侧的灯光移动,李思为的鼻梁和额头被金色的光线打亮,浅金的眼镜链垂在脸侧,打眼望去宛若天神降临。
  但此刻李思为的手心却有些出汗。
  为了这场戏,这首曲子他练了半年有余,但还从未在镜头面前演奏过。
  左手按住琴弦,琴弓缓缓摩擦过g弦。第一个音符穿透寂静的空气流淌出来。
  李思为手指的抖动并没有因为演奏的开始而消失,很快琴弓一滑,一声刺耳的摩擦声传来。李思为额间的汗珠簌地滚下。
  对讲机传来邱导的叹气声:“咔。”
  “要再给你点时间准备吗?”邱导皱起眉头问他。
  身后的俞川忽然起了身,用身旁人都能听到的声音问了一句:“这场戏没有替身?”
  邱导还没来得及开口回答,李思为却搭了话:“不需要。”
  说着再次把琴架上,朝邱导点了点头:“我准备好了邱导,开始吧。”
  《g弦的咏叹调》曲调悠长,节奏极缓,如冬季平静的海面,波涛被隐藏在阳光之下,只见层层涌动的潮水,不见失控的漩涡。
  曲子一开始还能听出琴声有些青涩,但随着时间推进,李思为渐入佳境,肌肉记忆带动手臂,旋律愈发丝滑。
  棚顶的太阳已经升至了最高点,天光大亮。李思为的眼睑被一层淡金色覆盖。
  他微微垂下眼睛,摇臂镜头迅速推进。右手架弓,大臂带动手腕。一根g弦被拧出漂亮的音律。
  镜头一刻未停,李思为似乎已经把琴谱牢记于心,手下动作娴熟流畅。这一次的演奏,几乎没有一点失误。
  直到最后一个音符落到地面,一曲毕,四分多钟的镜头一次拍完。
  “ok,ok!”邱导举起对讲机,“这条过了!”
  李思为长舒一口气,这才抬起眼睑,松了松肩膀。
  俞川不知何时站到了监视器后,朝他望来。
  大约两三秒后,先是一侧的小孟开始鼓掌,而后身旁的人似乎也被感染,场务、灯光、摄像都开始稀稀拉拉地鼓起掌来。
  只有俞川抱着胳膊站在后侧,一动未动,目光却也没有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