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公在码头扛货 第211节
  好几个媒婆一起出手, 闹得城内沸沸扬扬, 加上还有江家在背后做靠山和推手, 都没能把人摁死,可想而知, 这丫头有多难搞。
  基于那次的前车之鉴,没人敢再轻举妄动。
  一个丫头片子她们是看不上,是不足为惧,可她身后的人都不是好惹的。
  这丫头命好,娘家人,婆家人,两家都不好惹。
  尤其她是魏家的少奶奶,魏家现在可是不敢轻易得罪的。
  连当初庞然大物的江家都能被斗下去,她们又有多大的能量来与日渐强盛的魏家较量?
  ——
  这次来海棠小院请叶惜儿说媒的是个文弱书生。
  叶惜儿好奇的打量着对方,这是她的头一位书生客户。
  难道她的市场将要拓展到读书人群体了?
  她按下心里的激动,十分有职业感的正经走流程:“请问你叫什么?年岁几何?”
  孟时章还微微有些出神,他没想到这媒人长得这般年轻貌美,如枝头上艳绝的桃花,更没想到她的肚子......这般大。
  他略微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是不是来的不合时宜?人家正怀着身孕呢,定是不方便为他说媒的。
  听到问话,出于礼节,他先回答了媒人的话:“在下姓孟,名时章,年十八,在青竹学院念书,只考取了童生,还未考中秀才。”
  随后又问道:“我今日来的是否有些冒昧?若是小叶媒婆不方便,在下可以改日再登门。”
  叶惜儿闻言愣了一下,不方便?哪儿不方便?她很方便啊。
  反应过来,她低头瞧了瞧自己的肚子,随即就笑开了:“没事儿,方便得很,我这不耽误给你说亲。”
  “对于你的亲事,你有哪些要求,或者有什么想法?”
  说到这个,孟时章突然有些难以启齿,他的面颊微微红了,像是很羞愧,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你别不好意思说出口,你对另一半的需求你自己最清楚,你喜欢什么样的,不喜欢什么样的,都可以提。这样才能让我更加精准的找到你满意的。”
  “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要找一个与你相处一生的妻子,现在这个环节就得重视起来,就得大大方方的说出心里的想法,不能因为今日的矜持,而让明日后悔。”
  叶惜儿见他似乎有些放不开,她理解,读书人自持,心里的包袱要重一些。
  片刻后,孟时章像是下定了决心般,开口道:“在下偶然听说了城北长石巷的一位仁兄,姓陶,他先前的身子很不好,成亲后,身体却逐渐康健了。”
  “是啊,他成亲约莫两年多快三年了吧,现在与正常人无异了,听说今年都准备要个孩子了。”叶惜儿点头。
  “不瞒媒人,我一直未考中秀才,不是因学识还不够,实在是......”
  “实在是因为身子不争气,每每在考场上都体力不支,无法支撑我写完策问......”
  孟时章说起这就很是懊丧,摇摇脑袋失落的低下了头,脸上神情尽是落寞。
  “你的身体不好吗?”
  叶惜儿仔细的观察了两眼,这位孟书生穿着青色的书生长袍,身量还算可以,身形的确稍显瘦弱,这样的长袍穿在身上显得弱不禁风。
  他的脸色也不红润,看起来没什么血色,嘴唇有些苍白,像是中气不足,气血两亏的模样。
  这人打从进来,不咳嗽也不痛痒的,看着就是文文气气了些,叶惜儿一时间还真没注意到这些。
  现在仔细这么一瞧,确实有些羸弱。
  “大夫说我没有具体的病症,就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孱弱,平日里时常感到体力不济,头晕眼花。”
  “加上读书着实耗费心血,就越发力不从心。”
  “每年汤药倒是喝了不少,却没见有一丝作用。”
  “我想要拥有康健的身体,不想要一副做些什么都气喘吁吁的破身子。所以我也想如陶公子那般,找个与我相辅相成的娘子。”
  “不知......我是否有这般的幸运?”孟时章这句话说的有些小心翼翼,也有些惭愧。
  若不是实在走投无路,他也不会想用这样的方式,甚至都不知是否有效。
  在这之前,他若是听到哪位同窗有这样的想法和念头,他定是要唾弃一番荒谬又愚蠢的。
  且带着目的的成亲,本身就是对婚事,对另一半的亵渎。
  孟时章心里愧疚又难受,可这事已经折磨了他十几年,哪怕有一点微弱的希望呢?
  拥有康健的身体和考取功名都是他一生梦寐以求的事。
  现在有一条路摆在他面前,只要踏上去,或许就能同时拥有这两者,他没办法不来找上这位似乎拥有奇异能力的小叶媒婆。
  叶惜儿闻言有些意外,却又没有太大的惊讶。
  她听懂了这位书生的言下之意。
  这竟然是个想来复刻陶康安经历的人。
  他的身体孱弱,陶康安的身体也不好,但陶康安通过成亲的方式,彻底好转了。
  这书生也想复刻这条路,通过成亲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科举的命运。
  叶惜儿点点头,表示已经了解到他的需求了。
  “我必须先说一句,那位陶公子的情况很特殊,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他那样的命格的。他能通过婚事改变,也是他命中带来的。”
  那可是她当初专门选出来打招牌的对象,能不特别,能不典型吗?
  好的姻缘固然能帮助人改变运势,但若是人人都能像陶康安一样,病的吊着一口气还能翻身,那岂不是这世上的病患们都不找大夫了?
  “他的命运是他的,你的命格是你的,这两者相差太大,这个方式并不能说效仿就效仿的。你想通过婚事改变你的体质状况,还得看你的命里带不带。”
  “那......还有劳小叶媒婆仔细的帮我看看......若是实在不可,在下也无任何怨言,只当是天命如此罢了,至少我来找过你,也少了几分遗憾与不甘。”
  “行,那你报上你的八字,稍微坐坐,待我算好了再告诉你。”
  ......
  一炷香的时间不到,叶惜儿就有答案了。
  她其实早就有答案了,只是还在为孟书生挑选适配度最高的姑娘。
  两人契合度越高,他的需求就越容易达成。
  叶惜儿把范围不再局限于锦宁县之内,而是扩大范围到州府之内。
  既然他的需求是改命,那么一切都以姑娘的八字为准,至于其他的外在条件,什么地域家庭背景外貌年纪的,都得往后稍稍。
  “你接受比你大的女子吗?也不是大太多,约莫大三岁。”叶惜儿中途停下了笔,抬起头问那位端坐地十分板正的书生。
  她见此情景,其实想说一句,身体不好就别坐得那么有仪态了,背脊笔直,能舒服吗?
  孟时章正克制自己的心态,耐心的等待。
  原本他的心情是十分忐忑不安的,他看着那小叶媒婆执笔写写画画,他看不到她在写些什么,但莫名就觉得他的命运正跳跃在她的笔下,令他感到十分的紧张。
  可多年的读书科举生涯,早就磨练了他的心性,他可以克服内心的焦躁和急切。
  突然听到媒人有此一问,他愣了一瞬,而后立即摇摇头,表示不介意。
  他不知道为何她会这样问,但他本能的觉得只有回答不介意,他的可能性才会提高。
  事实上他也的确不在乎这个,他的师娘年岁就比夫子大了两岁,两人照样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觉得年龄有些差异可以接受。
  又过了一会儿,叶惜儿放下了笔,又看了一眼宣纸上的内容,说了一声:“好了。”
  “如何了?”孟时章稍稍屏住了呼吸,他也不想如此心切的,但此刻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比头一次上考场还难熬。
  “孟书生,你很幸运,你有一个与你十分相合的姑娘。若是你俩能成亲,彼此相得益彰,相生相成,各方面运道都要顺一些。虽不及陶康安那般直接显著,但也有很大可能缓解你的身体孱弱。”
  “这位姑娘姓夏,隔壁漳县人,年十七,比你小一岁,家中父母健在,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叶惜儿在这个姑娘和另一个大三岁的姑娘之间考虑了许久,最后罗列了各方面的优劣势,综合考虑下来,还是决定选择了这位漳县的夏姑娘。
  无他,那位大三岁的姑娘所在的地方还要远一些,且家里人把她拖到了二十一岁还未嫁人,定是有某种打算的,婚事或许很难相商。
  叶惜儿觉得,一个外县的书生上门去提亲并不占优势。
  所以,还是得选个成功机会更大的,才不会白白做无用功。
  孟时章听到小叶媒婆的话,眼睛瞬间就亮了,他那平时跳得半死不活的心脏此时强有力的怦怦怦跳动起来,像是要跳出胸腔。
  媒人说他很幸运,他很幸运......
  叶惜儿面对孟书生灼灼的明亮目光,对接下来的话突然有些卡顿,也不知道他一个文气读书人能不能接受。
  “夏姑娘长得弯眉杏眼,笑起来颊边有梨涡,是个很活泼的性子,阳光爱笑,开朗灵动。绣活和厨艺都平平,读过书认得字。”
  “夏姑娘的爹,也就是夏父,他在漳县的衙门里做差事,是个拿大刀做刽子手的......”
  “由于这个营生的特殊性,别人看他们带有一些偏见,认为是一种不详的差事,所以他们家的人缘不太好。”
  “但其实夏家一家都很正常,不然也养不出夏姑娘那样的性子了,夏父就是看着凶相了些,令外人看起来是不好惹了些,但他对家人都挺好的。”
  “夏家的这个情况,不知你是否介意?”
  夏家一家人,除了夏姑娘长得娇俏可人,其余夏父夏母,还有夏家的两个儿子,都随了夏父,长得能止小儿夜啼。夏家大儿子还准备接替夏父的差事,正跟着夏父身边练手呢。
  若是这柔弱的书生踏进夏家,会不会犹如一只受惊的小白兔踏进了黑熊圈?
  那画面,叶惜儿不敢想有多精彩。
  果然,孟时章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后又咳嗽了起来,咳得脖子都红了。
  他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方才燃起的希望之火,被这些话浇灭了一大半。
  刽子手的女儿?
  他有福消受吗?
  那是砍脑袋如砍冬瓜的人啊!
  这样的岳父,他如何面对?
  “这......这......”
  叶惜儿赶忙给她倒上一杯茶推过去,安抚他:“你也不用这般害怕,这样的人家,只是听名头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那只是人家的差事,砍的都是罪犯。”
  “不去衙门上差的时候也跟其他人一样正常生活啊。”
  “你若是与夏姑娘成亲了,你就是夏家的姑爷了,他们对待自己家人都是极好的。”
  “且你最想要的不是身体康健起来吗?夏姑娘与你的八字真的很合,这是我能为你找到的最合适的了,一定对你有益处。你与夏姑娘成亲,也是与她过日子,你们在锦宁县过日子,又不是日日能见到夏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