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7章
  “知道就知道吧,我早就有此打算,不过是趁机说了出来。”田浩还给王破也拢了一下衣领:“走,去跟孔师过过招,话说孔师胡子手感真不错。”
  “当心老头儿揍你。”王破听了他这话,脸都要黑了。
  孔师等了不一会儿俩人就出来了,田浩不给老头儿发飙的机会,上前揽着老头的胳膊就往餐厅那边走:“早饭吃了没?一起吃点吧,我姥姥最近迷上了豆乳小蛋糕,可好吃了,您尝尝?今天早上还有绿豆小米粥,昨天我还让人预备了凉拌野菜和炝土豆丝呢。”
  王破也在一旁敲边鼓:“您老有什么想吃的,这就叫人去做?”
  “这些就行了,老夫来不是为了吃早饭。”孔师被俩人这么哄着拉着到了餐厅,那股子气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消了一半下去。
  坐下来之后又是马上的端来了早饭,田浩亲给他拿到了跟前,王破也扒了个白水煮蛋,放在了碟子里,推到了孔师的手边。
  夫夫俩这么伏低做小,孝顺的样子,让孔师都快要哑火了,但田浩就是有本事,把老头儿的火气一句话给拱起来:“您这一大早的,都来堵被窝了,什么火急火燎的事情呀?让您老起得这么早?”
  王破一看他那贱贱的表情,就知道他是故意的,果然,下一刻,老头儿刚拿起来的筷子,就被拍在了桌子上:“你还说?昨儿你是不是去了醉月楼?”
  “是啊,去了呀!”田浩点头,承认的非常痛快。
  “你还说要年年会试?”孔师拍了拍桌子。
  “是啊,说了呀。”田浩还是点头,一点犹豫都没有。
  孔师的胡子又翘了起来:“年年会试?年年考?”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码这一章的时候,自己都笑出声来啦!
  865齐头并进大发展
  865齐头并进大发展
  “对呀,年年会试。”田浩还是点头的。
  “你过脑子了没有?年年会试,哪儿有年年会试的?”老头儿气的又拍桌子:“你搞了那么多科目,年年会试,年年考,那得多少人?”
  “孔师啊,没办法呀,我这缺人缺的头发都要掉了。”田浩跟老头儿诉苦:“您又不是不知道,今年考上的人,只有三个月的实习时间,过了就直接上岗,这还缺人手呢,不止是本国,我们还需要外输人才……。”
  王破已经默默地给老头儿盛了米粥来,又给田浩扒了个水煮鸡蛋。
  田浩一边跟老头儿诉苦,一边给老头画大饼,展望未来:“如今最缺的是师范学院的学生,毕竟将来他们都是要远赴外洋,教导那里的原著土人,学我们的话,穿我们的衣裳,做我们的人,有教无类嘛。”
  老头儿其实最看重的就是文化传承,尤其是师范学院,老头儿甚至亲自去看过,还讲课呢。
  现在师范学院的教科书,都是衍圣公和他亲自勘定发行的,他更知道自己的侄子孔珵,是他的接班人。
  孔家的好多孩子都是在师范任职的教师和导师。
  说的老头儿有几分心动,又吃了点子东西后,气算是消了,但还是眉头紧皱:“教导外洋人,是不是以后他们也要科举啊?”
  “他们要科举,起码五代之后了。”田浩伸出来个巴掌,五根手指头张开:“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先把汉话说溜,四书五经读明白了,还得考汉语八级。”
  唉呀妈呀!
  田浩的表情老舒爽了。
  想到前世,他考公的时候,为了能考上,硬逼着自己考了个英语六级,学得死去活来,舌头都打结了。
  现在也该轮到外洋人学汉语了。
  “汉语、八级?”这是个什么东西?
  老爷子糊涂了。
  “哎呀,就是要他们精通我们的文化,才能科举嘛。”田浩脑洞大开:“将来汉语过四级的题目,就是诗词歌赋,汉语八级就是女婿老丈人讨论彩礼的问题。”
  到时候,场面一定蔚为壮观。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年年会试考科举的问题,那个聘礼彩礼的我不关心。”老头儿很执着,坚决不让田浩转移话题。
  “会试是为了吸收更多的人才,咱们现在的时间太紧了,连落榜的都有不少人去争抢,何况是考上的?”田浩实话实说:“人才缺口太大了。”
  “可是,老夫怎么听说,不少落榜的举子,在醉月楼大放厥词,怨声载道的?”孔师其实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说而已。
  “那些落榜的举子都是文科生。”田浩只好一边吃饭,一边说了昨天在醉月楼的情况:“不是我不用他们,而是他们无才可用啊,清谈误国的道理您是知道的,诗词歌赋无法主政一方。”
  王破也在一旁补充:“很多举子都看明白了这一点,很早就开始去学校读书了,但就是有那么一群人,还在学堂读书,固执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孔师啊,我们现在正在全面扩张,可是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世界格局正在变化之中,我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哪儿有时间给他们观政?他们的才华只适合风花雪月,吟诗作对,我要的是能办实事的人才,而不是夸夸其谈之辈。”田浩跟老头儿又说了很多,等到吃过了早饭,老人家已经蔫头耷拉脑了。
  “我老了,对你们那些事情不感兴趣了,过几日就退休致仕,将教育部长的位置,给孔珵吧,他现在名气有了,资历也够。”孔师擦了擦嘴巴,站了起来:“我家那两个小子就在国学院里教书育人,不要再出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