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显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召见。
  “陛下,您找我?”
  谢铭瑄戴着金色面具,抬眼望去,微微一笑,冲他招了招手:“李将军到了,快过来看看。”
  李天磊走到沙盘面前,感觉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沙盘,一般只有打仗的时候会搬出来,但如今塞北和滨市乖乖臣服,两座附属基地的管理者,凌薇和徐念真,都是女皇陛下的自己人,四海升平,哪有需要镇压的地方呢?
  谢铭瑄道:“我准备建立金城帝国的第三座附属基地,李将军觉得建在哪里合适呢?”
  李天磊抿了抿嘴,感觉有些无语。
  这女人实在有些“败家娘们儿”的潜质,作为帝王,她不讲究吃穿享乐,但实在有些穷兵黩武,今年金城财政刚攒了点钱,她又迫不及待要兴起刀兵,去建第三座附属基地。
  真是不舍得有一分钱闲在账户里。
  “陛下,北都和新港基地成立后,南北通达,我们不缺附属基地了。”
  谢铭瑄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似乎看透了他的想法,而后转向众人道:“你们也这么看吗?”
  骆以山指了指中部地区:“林崇离我们很近,灾变前城市的基础设施也不错,或许可以在这里建立附属基地。”
  李天磊不赞同道:“建立北都基地,是为了打通和塞北的商路,建立新港城,是为了打通和滨市的商路,可建立林崇基地是为了什么呢?”
  骆以山道:“为了缓解金城的人口压力,金城的人口现在越来越多,即便我们停止接收幸存者,但光是今年,城中就有上千的新生儿出生。”
  “金城是帝国的王都,有最好的资源,即便建立了林崇基地,这些好不容易得到金城身份的人,难道会愿意搬离王都,去一座新兴的基地吗?”
  政府和军队本就是两个体系,骆以山连着被他反对了两次,心中不悦,冷笑道:“看来李将军是决意要反对陛下的计划?”
  “我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只是觉得基地建在林崇意义不大,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好了,吵什么吵。”谢铭瑄沉静的眼眸从二人身上扫过,隔着面具,看不出她的情绪,但李天磊和骆以山都明智地闭上了嘴。
  “天磊说得也没错,第三座基地建在林崇意义不大。”
  冯平笑道:“看来陛下已经有决断了。”
  谢铭瑄犀利的目光从众人身上环视了一圈,而后拿起一面金色的小旗,缓缓插在金城西南的位置。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巢市!”
  “没错,巢市现在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李天磊道:“可巢市太远了,来回一趟至少得半个月!”
  “但巢市的战略意义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这话众人都有些不以为然,离王都那么远的地方,即便建立起生存基地,物资运输也十分不便,不过大家也能理解,巢市是陛下的家乡,是她的兴起之地,她对这个地方有些特殊的情结,也是人之常情。
  谢铭瑄自然清楚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她嗤笑一声道:“你们是不是都忘了,当初的四大生存基地,塞北和滨市都已经臣服于金城,但古蜀依旧盘踞西南,自立为王。”
  李天磊低头一看,这才注意到,在沙盘之上,金城,巢市,古蜀三地相隔千里,但正好能连成一条直线!
  “您是想通过巢市,打开古蜀的大门?”
  谢铭瑄用食指隔空点了点他:“算你聪明。”
  如果说金城帝国是灾后最强大的势力,那古蜀就是最神秘的一座基地,以金城商贸往来之繁盛,也几乎没有见到过古蜀人。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古蜀和中原大地隔着层峦叠嶂的十万大山,灾变又使道路断绝,古蜀人已经不可能开车出山了,能从蜀地出来的,都是身怀绝技的强者,但话又说回来,身怀绝技的强者,在古蜀也能混得很好,何苦要跋山涉水,来金城寻求生存机会呢?
  火吻道:“我听说古蜀与中原的发展方向截然不同,他们生活在山林之中,不建城墙,也不研究晶能,而是用驭尸术驯化丧尸,让丧尸为他们所用。 ”
  傅康平“嘶”了一声:“这么邪乎?”
  “另一种生存之道罢了,驭尸术是一个苗人发明的,在他的带领下,古蜀恢复了灾变前的生产和种植,即便不与外人通商,也能够自给自足,因此古蜀人很信服他,尊他为古蜀王。”
  “十万大山以西,天降桑岭,给古蜀人民带来生的希望。”谢铭瑄低吟着古蜀民间流传的箴言。微微一笑,“难道你们不想揭开古蜀神秘的面纱吗?”
  大家当然想,毕竟古蜀是出了名的物产丰富,但傅康平皱眉道:“可巢市毕竟太远了,一来远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二来巢市当年可是中部的第一大城市,人口上亿,想要在巢市建立基地,需要清扫的丧尸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三来即便拿下了巢市,蜀道已断,我们又如何与古蜀人建立联系呢?”
  这些问题,女皇陛下显然已经思考过无数次了,淡淡道:“第一,巢市离金城,说远也远,说近也近,我们之所以总是觉得远,那是因为道路不通,只能绕山而行,但如果把高速公路清理出来,三天赶到不是难事。”
  这倒是真的,众人纷纷点头。从前去新港都得走一个星期,但自从新港基地成立后,军队将堵塞的高速清理干净,在中间建立了数个休息驿站,现在两天到新港不是难事,如果有加急情报,不眠不休,一天赶到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