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既然如此,就不改了。康平是朕的女儿,驸马要多爱护尊重,你能有此心朕心甚慰,往后你们二人好好相处,莫要让朕听到你们府上又闹出事来。”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章文昭心里不以为意,帝王说他爱女儿,但绝不会是宁远。
  “你去闹静妃之事朕要给静妃一个说法,叫康平亲自去青鸾宫陪个不是。”
  宁远点点头。
  章文昭早有心里准备,知道静妃也不过晟景帝的棋子,若真是宠爱静妃,可就不是陪个不是这般简单就能了事的。其实在章文昭心里,都以为至少会禁足、罚份例、赔不是三样齐全,没想到仅仅是赔不是,看来静妃的日子要越发艰难起来了。
  第62章 再见丽妃(修)
  虽说晟景帝要宁远去给静妃赔个不是,但总不能空手去,二人出了昭阳殿,便决定先回公主府。而且借着去给静妃赔礼道歉的名头再进宫,还能去看看丽妃。他们闹出的动静定会传到丽妃那里,只怕她已经寝食难安几天了。
  而在他们离开昭阳殿的同时,晟景帝也并未闲着,不用他问,吕继芳便将在昭阳殿门口瞧见宁远似乎是在责备章文昭的事情讲了出来。
  “奴才瞧得不真切,不知先前他们二人在做什么说什么,只是瞧见公主殿下颇为气恼,便瞪向驸马,驸马并未回嘴,脸上还带着笑呢。他们瞧见奴才,便收了心。要不要奴才问问雷春雨?就是他领着殿下驸马进的宫。”
  “不必了,朕心里有数。呵,还算有些本事。”晟景帝听罢随口夸了一句。
  “额……奴才愚钝,陛下说的是……”
  晟景帝并未给吕继芳解答,瞥了吕继芳一眼,对方立马察觉自己多嘴了,低着头往后退退,不再言语。
  晟景帝这话说的是宁远。当初他要将章文昭与宁远凑做夫妻,就担心过宁远压不住章文昭。章文昭是他钦点的状元,能被他认可的必然不是什么寻常之辈。就像今日之事,他早有预料,可有些出乎他意料的,便是宁远在其中的作用。
  他没想到章文昭不是一手策划,而是与宁远合作共谋。没有他这好女儿,章文昭对公主府的形势掌握不会这么快。
  而结合吕继芳观察所得,章文昭张扬归张扬,对宁远有几分相让和尊重,肯低头。如此看来,他这女儿别的不行,对付男人却颇有手段。
  也好,无论如何宁远是皇女,若是堂堂公主反被驸马处处压制,传出去有损的是皇家颜面。宁远一个哑巴,还能短短半月抓住章文昭的心,的确算有几分本事了。
  只是宁远的这种本事,如果不是天赋使然便是他那个母妃教的了。丽妃……怎么不在宫里将这手段使出来?是朕不配吗?
  “吕继芳。”
  “奴才在。”
  “今晚摆驾华阳宫。”
  “可要奴才先告诉康妃娘娘早做准备?”
  晟景帝不满地再瞥吕继芳一眼,吕继芳一思索,联想刚才宁远来过,便明白了晟景帝想要见的是谁。晟景帝见他懂了,也不再多费口舌,拿起桌上的奏折继续翻阅起来。
  那头宁远与章文昭出了昭阳殿后,仍旧是雷春雨送行,观他们脸色不错,雷春雨便喜气洋洋先道一声恭喜。章文昭与他再多客套几句,借口还想在宫里走走,将人给打发走了。
  其实哪里能在宫里随处乱走,若是宁远还住在宫里便可,如今出宫建府,就不能再随意了。雷春雨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章文昭的言下之意,十分识趣,没有再送。
  二人一路出了宫,在城墙根处等候多时的阿宝忙拉着马车过来,将他们接回了府。
  在马车上,两人便讨论起晟景帝给章文昭的这个官职。
  他们谁也不信,京城里真的只剩了这么一个空缺职位,只是翰林修书听上去官位高名声好罢了,说到底晟景帝只是冷淡而不是厌弃宁远这个“女儿”,对章家也不是彻底抛弃,只要大家都还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晟景帝不会将事做的太难看。
  驸马不得任实职,翰林修书是晟景帝给二人的体面,应该要谢恩的。他们本就早有心理预期,但当任职敲定的那一刻,宁远心中还是止不住的失望。修书,便是翻阅整理各种典籍,汇总编修。地理修书,顾名思义了。
  修书历朝历代都有,要说过往历史还能有可挖掘的地方,但山川湖海,除非遇上大灾年发了洪水、惊动了地龙、沿海海啸淹没城镇,否则能有什么大变化?何况现今的虞国,因早有政策,农民所种之地皆已划归范围,不许私自搬山砍树,地形能变到哪里去呢?
  这个地理修书的职位,又不用上朝,哪怕一年都不到岗,也没有任何影响。而且修书不止一人,地理修书亦不止章文昭,他不去,别人都未必会发现。
  因而这个状元,在这一刻彻彻底底成了个空名。
  “殿下在想什么?想我的官职?”章文昭点破,又安慰道,“于我也算是个好官职,既能领俸禄,又不必时时提心吊胆做政绩。况且地理修书,说不定还能找借口出京呢。”
  章文昭倒是看得开,事已至此不如坦然接受。
  且他心中所想的确是这样,地理总要实地考察才能确定,晟景帝今日的态度便知对他没有那么多拘束,他隔几日去点个卯,翻翻书籍,只要能找到不确定处,申请实地勘察,他的上官碍于他驸马的身份,多半会睁只眼闭只眼,给他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