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祁月白大步走到龙椅下方的位置,百官行礼后,便各自站定。
  “太子,如今商道已经通往西域一带,只是,路途来回遥远,商户赋税极高,纷纷要求过关赋税减免,还请太子殿下定夺。”
  祁月白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道:“此事孤已有所闻,商道乃国之血脉,不可不重视。”
  “但赋税乃国库之源,亦不可轻言减免,诸位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朝堂之下,一老臣出列,躬身奏道:“太子殿下英明,臣以为,可设立专门的商队,由朝廷监管,减少中途盘剥,同时对远途商旅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鼓励商贸。”
  祁月白听罢,微微颔首,又问:“此策固然可行,但朝廷监管需人,费用亦不可小觑,诸位可有考虑周全之法?”
  顾远站出来恭敬道:“殿下,臣有一计。”
  “顾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商会专职商道一事,可在商会中特设司商税,专查商税之事,既可减少官吏盘剥,又可提高税收效率。至于费用,可从商税中抽取一定比例,以供其开支。”
  祁月白听后,沉思片刻,终于点头道:“此计甚好,既可减轻商户负担,又可增加国库收入,可谓一举两得,诸位若无异议,便依此法行事。”
  百官齐声应是,祁月白又道:“此外,西域一带风土人情与我大国有异,须得派遣得力之人前往,以确保商道畅通无阻,此事,便交由林相国去办。”
  林微之站出来道:“是。”
  言毕,祁月白看向对丁公公道:“传令下去,即刻挑选合适人选,前往西域,确保商道安全。”
  朝会持续了很久,除了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目前主要的,便是如何安置他国使臣。
  往年不同,往年大部分都是臣子前来,亦或者是公主皇子等等。
  但今年,据说,有好几个国家的皇上或者国王前来。
  礼部尚书瞿溪河站出来道:“太子,今年,徐国庆元帝,昭国承武帝以及霖国太子等各国帝君储君,均前来我朝,还请太子尽要人接待各国皇室之人。”
  只按照以往的规格来接待使臣,恐怕不妥,并且,礼部现在人手也不够,根本就分不出人手来另外接待几国的国君与储君。
  林微之也微微颔首,表示理解随后她补充道:“臣建议,可从各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临时的接待使团,以确保各国贵宾的礼遇与安全。”
  “另外,各国国君与储君,还是请瞿大人亲子迎接,定下皇家驿站,将诸位储君安置于皇家驿站内,或是在宫内另外安排宫殿入住其中。”
  祁月白想了想,让他国国君住在大夏皇宫多为不妥,毕竟任何宫殿都紧挨着后宫,不过,御赐皇家驿站,倒是为一个不错的办法。
  随即吩咐道:“便依此办理,御赐皇子驿馆,还请诸位大人能够尽心筛选,不拘于一处,只要条件达到,均可报名,务必在一个月内完成。”
  “另,挑选精明强干的官员,组成接待使团,务必让各国贵宾感受到我国的诚意与尊重。”
  朝会的气氛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众臣纷纷点头,意识到此次接待任务的重要性。
  礼部尚书瞿溪河再次开口:“太子殿下,臣以为,除了接待之外,还需准备一系列的宴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以展现我国的繁荣与开放。”
  太子微微一笑,对瞿溪河的提议表示认可:“瞿尚书所言甚是,文化乃国之魂,通过文化交流,可增进各国间的了解与友谊,那就请礼部尽快拟定详细方案,上报于孤。”
  朝会终于在各方讨论中散去,众臣各自领命而去,为即将到来的各国贵宾做准备。
  林微之没走,与林世平,太傅等人一同前去御书房,夏凌帝此刻正在御书房内处理国事。
  祁月白步入御书房,见父皇正凝视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仔细看去,是整个大陆的地图,上面还勾画了些标注,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父皇,儿臣有事禀报。”太子恭敬地行礼后说道。
  夏凌帝转过身来:“哦?何事?”
  太子便将朝会上的讨论和瞿溪河的提议一五一十地汇报给夏凌帝。
  夏凌帝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瞿尚书的提议甚好,文化是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林相国,你素来有主见,对于文化交流活动有何高见?”
  第409章 他怎么也来了
  林微之微微躬身,沉吟片刻后答道:“皇上,臣以为,除了官方的宴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之外,或许可以邀请各国贵宾参观我国的学府、书院,甚至可以安排一些民间的交流活动,如茶会、诗会等,让贵宾们亲身体验我国的文风雅致。”
  夏凌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计甚妙,民间的交流往往能更真实地展现一个国家的风貌,那此事就交由你来负责,务必做到尽善尽美。”
  林微之躬身作揖:“是,臣遵旨。”
  随后,夏凌帝又对祁月白说道:“太子,此次接待各国贵宾,不仅是展示我国的繁荣与开放,更是考验你治国理政能力的时刻,朕希望你能从中学习,增长见识。”
  太子恭敬地应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不负所托。”
  林微之作为相国,逐步取代林世平的位置,林世平也同夏凌帝一样,逐步将手中的权利下转到林微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