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军婚,穿书后成了大院白月光/穿书八零后,我踹了男主转嫁军官 第5节
  叶常盛嫌弃的说,然后伸手,“把钱给我。”
  叶潇潇递过去两张大团结。
  这个钱,抵得上工人的一个月工资了,能买好多东西。
  叶常盛拿着钱去找售货员说话,不一会儿就喊叶潇潇和叶常远过去。
  售货员手里有闲着的各种票,愿意卖出去,在叶常盛的交涉下,他们拿到了几张布票和生活用品票。
  买完东西,正准备走的时候,叶潇潇忽然说道:“咱们家是不是很缺粮食,不然你问问她手里有没有粮票。”
  叶潇潇买了七尺布和五斤棉花,又买了毛巾牙刷、雪花膏等日用品。
  原主带来的东西不多,要在这里长久的住下去,肯定得多准备一些。
  别的不说,雪花膏和护手霜一定得有,叶潇潇刚出来一会儿,就感觉到脸被风吹得火辣辣的疼。
  “你干什么……俺家可不要你的钱。”
  叶常盛看着对方花钱如流水的样子已经很心疼了,眼看着结账要走,对方又说还有东西买,他非常不理解。
  “又不是给你买东西,我乐意吃好点。”
  叶潇潇撇嘴。
  叶常远:“要买粮食我倒是知道一个好地方,虽然比粮店贵一点,但是不需要票。”
  白石村的人经常出来买东西,有些自己的门路。
  叶潇潇:“哪里?”
  叶常远纠结。
  叶常盛则是知道对方要去哪里,直接说:“那种地方,不太适合你去,你要是真想买,等天黑了我们两个人过去碰碰运气。
  不过事先说好了,粮店卖三毛钱一斤,那里要五毛钱,现在已经年底了,肯定更贵。”
  叶潇潇知道他们是想去黑市,想了想,答应了。
  三人出了供销社,东西都让叶常远背着。
  走到一半叶潇潇又不走了。
  叶常盛:“你又想……”
  “哪里有抓中药的地方,我要去给姥爷抓几副药。”
  叶潇潇出生医学世家,爷爷是中医,奶奶是西医,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她虽然大学读的是西医,但实际上中西医都会。
  叶常盛闭嘴了。
  看着对方吃瘪的样子,叶潇潇还是有些得意的。
  想不到吧,我已经不是以前的叶潇潇了。
  神经大条的叶常远则是很快的给她指路:“前面有一个中医堂,是最近两年开起来的,不知道哪里来的老头子,脾气古怪得很,都没人去那里看病。”
  第6章 老中医
  距离果然不远,拐过马前方路口就看见了。
  药铺外面看着比卫生所还旧,门前贴着一副破旧的对联。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推门进去,里面的布置倒还算看得过去,大大的中药架子摆满了小屋。
  一个木头桌子前坐着个白胡子老头,在打瞌睡。
  三人进来的动静都没把人吵醒。
  “大夫,醒醒!”
  叶常远站在一旁敲桌子。
  “嗯……嗯。谁生病了,坐下让我看看……”
  白胡子老头睡得迷糊,一边说话还一边摸着老花镜往眼上戴。
  “大夫,我们不看病,我们抓药。”
  叶潇潇从怀里掏出一张药方递给对方,看起来早有准备。
  “让我看看……水蛭、白绵、没药、乳香……”
  宋光景看完药方后笑了,“这方子倒是讨巧,不知道是哪位大夫开的。”
  “大夫,是有什么问题吗?”叶常盛不放心的问。
  宋光景:“方子没问题,主治伤骨损伤疼痛,只是用量大胆,只有行医多年的老师傅才敢开。”
  “大夫,这是我开的。”
  叶潇潇见对方点出问题,是位有本事的前辈,便没有隐瞒。
  宋光景这回却是实实在在的诧异了。
  没想到开出这个方子的还是个小娃娃。
  “你学医几年了?”
  叶潇潇:“先学医,后识字,自入门来,已经有十多年了。”
  宋光景点点头,这小镇上的姑娘比那群废物花费几十年培养的继承人还强,毫不吝啬的赞誉道:“不错,等着我给你们抓药去。”
  这老头抓药的动作很快,哪怕走到里面环境昏暗的地方,也能准确拉开正确的抽屉。
  旁人抓药总要一边抓一边拿着称量,这位老人则是,唰唰唰将药抓好,再放到秤上一看,分毫不差。
  宋光景:“五副药,一共五块七毛五。”
  叶潇潇给钱后,将药包接过来。
  宋光景:“孩子,是谁教你的医术?”
  叶潇潇:“我老师不让我说。”
  宋光景也没有为难孩子,只说:“有时间可以多来我这转转,我这欢迎你。”
  叶潇潇:“……谢谢。”
  直到出了门,叶常远才愤愤说道:“那个老头子不正常吧,谁没事会来药店玩。”
  叶潇潇只是笑笑没说话,那位老人应该不是这个的意思。
  三人回家的路上正好能路过卫生所,但是叶常盛已经好了,就没必要再进去,而且家里还有叶潇潇买的药,还没用完呢。
  只是三人路过卫生所门前的时候,发现门口乱哄哄的,有好多人围在那里看热闹,还不时的传出些脏话。
  叶常远:“这是咋了,像是闹事的呢。”
  叶潇潇也抬头,这是碰到医闹了啊。
  叶常盛不是爱看热闹的人,只催促道:“和咱们无关,赶紧回家吧,一会儿姥爷该着急了。”
  叶常远虽然大一岁,但是并没有弟弟沉稳,反倒是把背着的东西往叶常盛怀里一塞,自己上前去打听消息了。
  过了一会儿,叶常远跑回来。
  手舞足蹈的比划着,“你们猜是咋了,有个孩子在这里打针,结果回家就瘫痪了,现在连炕都下不来,不会走路了。”
  叶潇潇脸色微变。
  原来叶常盛的那场失误不是个例吗!
  现实的残酷,比她看书中文字时更甚千倍万倍,此时她才有了一丝感悟。
  她所在的地方不是一本书,而是血淋淋的现实社会。
  叶常远还在说:“还好盛哥儿你没在这里打针,那个大夫不靠谱嘞。”
  叶常盛反驳:“又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
  不过到底没再说什么,有些沉默的往家里走。
  三人中只有叶常远比较兴奋。
  等到了家门口,叶潇潇也想通了,从包里数出五十块钱递给叶常盛。
  “这是买粮食的钱,你们看着买吧。”
  叶常远和叶常盛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家里的钱都是大人在管,他们还真没拿过这么多钱。
  “潇潇……你把钱都花了啊!你回不去京城了。”
  叶常远瞪着眼睛,他早就听爹妈说了,二婶家新来的妹妹是很远的京城来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走了。
  叶潇潇大声:“我都说了我不走了!”
  叶常远:“呃……好吧。”
  叶常盛抿嘴,没说话。
  他知道家里现在缺米缺面,自己没底气拒绝这些钱,也没资本说其他的话,但是他发誓,等他赚了钱,一定会还给叶潇潇的。
  三人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把苗凤山吓了一跳。
  听到解释后,才说:“潇潇的衣服薄,确实得做新棉衣,姥爷这有钱,不够就来拿。”
  “姥爷,我的钱还够。”叶潇潇现在确实还不缺钱,但是赚钱迫在眉睫。
  因为她手里的钱可不够帮这个家庭做些什么。
  “姥爷,家里有药罐子吗,我把药煎了,这是治腿疼的药。”
  苗凤山:“别乱花钱,姥爷腿不疼。”
  叶潇潇不管老人怎么说,只哄着对方拿出药罐子,放在炉子上开始熬药。
  等到天色再暗一点,叶常盛和叶常远准备出去买粮食。
  叶潇潇不放心的叮嘱:“你们出去小心一点,就算是价格高也没事,别和人起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