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池萍笑着,咬着牙齿,将这页摘抄从日记本里唰的一下撕了下来。
她将摘抄撕成两片,再是四片,八片,越撕越小,直到碎纸片上的字不再有连贯的意义,她才将它们扔进垃圾桶。
做完这一切,池萍关上台灯,躺上了床。
翻一个身,她在黑暗中注视着天花板。
一辈子就是这样吗,她无声地说,我不接受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出自央视节目《半边天》中《我是刘小样》一期
注2:译自《the feminine mystique》/《女性的奥秘》,作者:betty friedan
第20章 chapter 20
chapter 20
20.1
说到这里,池小映向着心理医生笑了一下。
后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她说,我读了四年的舞蹈中专,然后通过了艺考和高考,考上了淮舞。毕业之后加入春天歌剧舞剧团,《歌舞人生》之后就凭借着一点名气做了首席。其实是很顺利的。
这样说着,池小映轻轻地叹了口气。
而我能做到这些,她说,实在要谢谢妈和大姐给我的支持。
俞越轻轻地点了点头。
池小映牵起嘴角,笑了一下。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她说,人们性格中的缺陷大部分是原生家庭的错。但我的家人对我很好。舞蹈中专的考前集训班不便宜,还有服装费,各地的演出,比赛,还有之前少年宫的舞蹈班,各种各样的开销,妈对我真的没有吝啬过。
俞越也微微地牵了牵嘴角。
她用她认为好的方式在爱你,心理医生说。只是,她不会理解你的想法。
不怪她。池小映笑笑,从小到大,我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人理解我的想法哦,除了那个电视上的红衣服女人。
俞越颔首:通过你的描述,那个访谈节目对你意义重大。
是的。池小映说,我当时年纪小,书也读得不多,很难表达明白自己的想法,什么也说不清楚。那个节目中的谈话处处让我觉得:唉,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想的。节目当中的一段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池小映说着,手指无意识地点了点轮椅的扶手。她轻声地将穿红大衣的女人的想法复述出来。
在这里,她说,有钱可以盖房,但不可以买书;可以打牌闲聊,但不可以去大城市。不可以交际,不可以太张扬,不可以太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打破它就会感到无助,无望,孤独,好像好多眼睛在盯着你。不需要别人阻止你,你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守这些规矩。1
她复述得十分流畅,像是将这段文字复述过许多遍,烂熟于心。
池小映笑道:她将她自己想要这种打破世俗常规的想法称作一种怪异的悸动,一种心有不甘的感觉,一种渴望。我觉得就是这样。我就是有这种怪异的悸动,这种怪异的,心有不甘的渴望。
俞越也微笑了一下。
你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他说,你想要同这样的生活正相反的东西。
一点也没错,池小映微笑,嘉田县里,百分之九十的女人的一辈子,就是结婚,生孩子,盼着孩子结婚,再盼着孩子生孩子周而复始。这样的人生,也许对她们有着幸福的意义。那也许对她们来说是很好的,可是我不想要。
心理医生温和地点点头:你想要的,也许是跳出这种千篇一律而约定俗成的人生轨迹,体验不一样的可能性。
是的。池小映也笑着点头,我想要见识未曾见识过的世界与风景,经历未曾经历过的冒险与旅程。我想要自由地去探索天地,探索在更远方的,不止是县城里约定俗成的人生意义。而跳舞,大概只是我试图走出那样既定的生活的一种方式,毕竟,
她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我书读得很一般。琴棋书画,骑射剑舞,三百六十行里,只有在跳舞这一方面,我算得上有一点天赋。
俞越也笑:不止是一点天赋,你是非常厉害的舞者,池小姐。
池小映笑着摇摇头:我不知道电视上的红衣服女人最后怎么样了,但我想着,我总得要有一技之长傍身,才能依靠自己闯出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对自己的身体愿意发狠,舞蹈技艺,大概也是靠着这样的信念练出来的吧。
谈起身体相关的话题,心理医生难以避免地将视线投在了病人截肢的小腿上。
可惜天降横祸。俞越说。
他的语气十分遗憾,同时也十分坦荡,并没有小心翼翼地避开此话题不谈。池小映对此的态度也相当自然。
是,她微微颔首,小腿截肢,不再能跳舞,我努力打拼了那么久的路断了,一开始确实心里难受,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
病人话锋一转,莞尔一笑,不过,俞医生你没有说错,这种打击对我来说,其实算不上致命的。
她将摘抄撕成两片,再是四片,八片,越撕越小,直到碎纸片上的字不再有连贯的意义,她才将它们扔进垃圾桶。
做完这一切,池萍关上台灯,躺上了床。
翻一个身,她在黑暗中注视着天花板。
一辈子就是这样吗,她无声地说,我不接受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出自央视节目《半边天》中《我是刘小样》一期
注2:译自《the feminine mystique》/《女性的奥秘》,作者:betty friedan
第20章 chapter 20
chapter 20
20.1
说到这里,池小映向着心理医生笑了一下。
后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她说,我读了四年的舞蹈中专,然后通过了艺考和高考,考上了淮舞。毕业之后加入春天歌剧舞剧团,《歌舞人生》之后就凭借着一点名气做了首席。其实是很顺利的。
这样说着,池小映轻轻地叹了口气。
而我能做到这些,她说,实在要谢谢妈和大姐给我的支持。
俞越轻轻地点了点头。
池小映牵起嘴角,笑了一下。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她说,人们性格中的缺陷大部分是原生家庭的错。但我的家人对我很好。舞蹈中专的考前集训班不便宜,还有服装费,各地的演出,比赛,还有之前少年宫的舞蹈班,各种各样的开销,妈对我真的没有吝啬过。
俞越也微微地牵了牵嘴角。
她用她认为好的方式在爱你,心理医生说。只是,她不会理解你的想法。
不怪她。池小映笑笑,从小到大,我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人理解我的想法哦,除了那个电视上的红衣服女人。
俞越颔首:通过你的描述,那个访谈节目对你意义重大。
是的。池小映说,我当时年纪小,书也读得不多,很难表达明白自己的想法,什么也说不清楚。那个节目中的谈话处处让我觉得:唉,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想的。节目当中的一段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池小映说着,手指无意识地点了点轮椅的扶手。她轻声地将穿红大衣的女人的想法复述出来。
在这里,她说,有钱可以盖房,但不可以买书;可以打牌闲聊,但不可以去大城市。不可以交际,不可以太张扬,不可以太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打破它就会感到无助,无望,孤独,好像好多眼睛在盯着你。不需要别人阻止你,你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守这些规矩。1
她复述得十分流畅,像是将这段文字复述过许多遍,烂熟于心。
池小映笑道:她将她自己想要这种打破世俗常规的想法称作一种怪异的悸动,一种心有不甘的感觉,一种渴望。我觉得就是这样。我就是有这种怪异的悸动,这种怪异的,心有不甘的渴望。
俞越也微笑了一下。
你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他说,你想要同这样的生活正相反的东西。
一点也没错,池小映微笑,嘉田县里,百分之九十的女人的一辈子,就是结婚,生孩子,盼着孩子结婚,再盼着孩子生孩子周而复始。这样的人生,也许对她们有着幸福的意义。那也许对她们来说是很好的,可是我不想要。
心理医生温和地点点头:你想要的,也许是跳出这种千篇一律而约定俗成的人生轨迹,体验不一样的可能性。
是的。池小映也笑着点头,我想要见识未曾见识过的世界与风景,经历未曾经历过的冒险与旅程。我想要自由地去探索天地,探索在更远方的,不止是县城里约定俗成的人生意义。而跳舞,大概只是我试图走出那样既定的生活的一种方式,毕竟,
她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我书读得很一般。琴棋书画,骑射剑舞,三百六十行里,只有在跳舞这一方面,我算得上有一点天赋。
俞越也笑:不止是一点天赋,你是非常厉害的舞者,池小姐。
池小映笑着摇摇头:我不知道电视上的红衣服女人最后怎么样了,但我想着,我总得要有一技之长傍身,才能依靠自己闯出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对自己的身体愿意发狠,舞蹈技艺,大概也是靠着这样的信念练出来的吧。
谈起身体相关的话题,心理医生难以避免地将视线投在了病人截肢的小腿上。
可惜天降横祸。俞越说。
他的语气十分遗憾,同时也十分坦荡,并没有小心翼翼地避开此话题不谈。池小映对此的态度也相当自然。
是,她微微颔首,小腿截肢,不再能跳舞,我努力打拼了那么久的路断了,一开始确实心里难受,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
病人话锋一转,莞尔一笑,不过,俞医生你没有说错,这种打击对我来说,其实算不上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