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他一面脚底抹油,朝门口溜去,一面头也不回地摆摆手,“屋里头太热,闷得慌,我出去透透气。”
他走出几步见身后没有响动,又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元晦低垂双手端坐于床榻之畔,身影在床幔间若隐若现。
屋内昏暗,唯有月光如流水。他眸光低敛,被那清冷的流水淌过,轻笼上了一层薄雾。
墨玉笙见他这副凄凄惨惨的模样,便又开始同情心泛滥,双腿如同灌铅,瞬间走不动了。
夜风透过窗棂缝隙,丝丝缕缕地飘了进来,撩起床幔,遮住了元晦的脸庞。
那带着些许哀伤的声音自床幔之后传来:“果然……你还是嫌弃我……是男子之身……”
声线幽幽,尽显凄楚。
这下可好,墨某人除了委身于人,当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轻叹一声,心一横,“大丈夫能屈能伸,怕什么,不过是一睁眼一闭眼的事,就让他一回,又不会少块肉。”
他认命似地走向床前,随即被帷幕后那人飞快伸出的长臂轻轻一带,一同沉入了漫天飞舞的帷幔之中。
黑暗中,元晦唇角微微一勾,在墨某人看不见的地方,眼中那抹哀伤即刻化作一抹狡黠。
逢场作戏可不是墨某人的专长,只要他愿意,他也能信手拈来。
曾经,在那漫长的单恋岁月中,他不屑于使用这些个手段,那样会显得自己掉价,也会让自己对墨玉笙的那份感情不再纯粹。他愿意等上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不求回报。
然而此刻,在这床榻之上,他再也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春宵一刻值千金,他跟金子没有那么大的仇恨。
窗棂之上,雾气渐浓,将屋子里头的旖旎春光遮了去。
院落之外,梅影横斜,夜风轻拂下,梅枝微颤,落下两朵花瓣,在夜色下追逐,缠绵,似无终期。
…………
元晦侧身托着腮,目光在墨玉笙眉眼间流连。
身旁人已经睡下,欢好时涌起的潮红褪色成斑斑红点,长久地留在了额角鼻尖。
那人在睡梦中也微蹙双眉。
做噩梦了么?还是说方才……伤着他了?
元晦想了想,蓦地唇角微蜷,无声地笑了起来。
片刻后,他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将香炉中的香灰倒尽,添了一捧安神香,又新添了些柴火,而后他轻掩房门,来到隔壁书房,从一旁的抽屉里掏出个细长的竹筒,抽出两根银色长条,缓缓摊开来。
借着一点残墨润了润笔尖,他在天蝉丝上写下两道密信。
一封是给七姑的。
“子游之疾愈深,甚于所料。嗅感殆尽,味觉亦大不如前。虽暂未察觉其听觉与视觉有异,以其行事之慎,或有意隐瞒也未可知。七姑所赐药方,可有所调整?是否需增其剂量?”
一封是给镖局探子的。
信上写着三个名字。
白面书生,司徒云海,孙三。
他将天缠丝揉成指尖盖般大小的珠子,走到院子里,吹响了口哨。
不多时飞来两只青鸟,衔着密信一东一西消失在夜色中。
元晦看着青鸟隐去,倚着门框静静吹了阵凉风。
大红灯笼高挂,穿不透他眼底的阴霾。
过了许久,他转身回房,轻手轻脚地爬上了床。
他动作极尽轻柔,却还是惊动了枕边人。
墨玉笙微微抬了抬眼皮。
这么个细小的动作没能逃过元晦的火眼金睛,他凑近到墨玉笙耳边,吹气道:“子游,你醒了?”
墨玉笙偏了偏头,唇线崩得死紧,没吭声。
好不容易盼来顿荤食,却是喂到别人嘴里,他还没大方到这么快就能与自己和解。
元晦知道墨玉笙心气不顺。方才那事自己办的确不算稳妥。可他就是想不顾一切地占有他,以元晦的身份,以苏曦的身份,以爱侣的身份,以徒弟的身份,想在他灵魂的最深处烙下滚烫的印记,叫他想着他,念着他,永远不要忘了他。
他不敢再作妖,轻轻地退开到一旁,枕着手臂,不声不响地凝视着墨玉笙。
小半柱香后,墨玉笙自己憋不住,闭着眼问道:“这么晚还不睡,做什么去了?”
元晦见他脸色缓和了不少,大着胆子挪到他身边,在他脸颊印上个清爽的不黏腻的浅吻,又识趣地退开来,轻声道:“去换了捧炉香,又加了些碳火。”
末了,他又添了句,“子游,你长得真好看。”
墨玉笙正闭着眼昏昏欲睡,闻言,懒洋洋地吐出几个字,“废话,天底下还有谁不知道。”
声音低沉又慵懒,一如既往地理直气壮。
看样子,心气是顺过来了。
元晦爱极了他这副样子,飞快地在他唇上啄了几下,又伏在他耳边问道:“那你喜欢我什么?”
平日里,只要元晦不沾床,什么都好。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活脱脱一个青年才俊。一旦上了这张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又琐碎又神叨。
墨玉笙到底不及他年轻气盛,一翻云雨下来,身心俱疲,此时更是连眼皮都懒得抬,随口道:“什么都喜欢,尤其喜欢方才的样子。”
元晦顿了顿,追问道:“方才哪个样子?”
墨玉笙睁开一只眼,露出个坏笑,“一丝不挂的样子。”
他走出几步见身后没有响动,又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元晦低垂双手端坐于床榻之畔,身影在床幔间若隐若现。
屋内昏暗,唯有月光如流水。他眸光低敛,被那清冷的流水淌过,轻笼上了一层薄雾。
墨玉笙见他这副凄凄惨惨的模样,便又开始同情心泛滥,双腿如同灌铅,瞬间走不动了。
夜风透过窗棂缝隙,丝丝缕缕地飘了进来,撩起床幔,遮住了元晦的脸庞。
那带着些许哀伤的声音自床幔之后传来:“果然……你还是嫌弃我……是男子之身……”
声线幽幽,尽显凄楚。
这下可好,墨某人除了委身于人,当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轻叹一声,心一横,“大丈夫能屈能伸,怕什么,不过是一睁眼一闭眼的事,就让他一回,又不会少块肉。”
他认命似地走向床前,随即被帷幕后那人飞快伸出的长臂轻轻一带,一同沉入了漫天飞舞的帷幔之中。
黑暗中,元晦唇角微微一勾,在墨某人看不见的地方,眼中那抹哀伤即刻化作一抹狡黠。
逢场作戏可不是墨某人的专长,只要他愿意,他也能信手拈来。
曾经,在那漫长的单恋岁月中,他不屑于使用这些个手段,那样会显得自己掉价,也会让自己对墨玉笙的那份感情不再纯粹。他愿意等上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不求回报。
然而此刻,在这床榻之上,他再也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春宵一刻值千金,他跟金子没有那么大的仇恨。
窗棂之上,雾气渐浓,将屋子里头的旖旎春光遮了去。
院落之外,梅影横斜,夜风轻拂下,梅枝微颤,落下两朵花瓣,在夜色下追逐,缠绵,似无终期。
…………
元晦侧身托着腮,目光在墨玉笙眉眼间流连。
身旁人已经睡下,欢好时涌起的潮红褪色成斑斑红点,长久地留在了额角鼻尖。
那人在睡梦中也微蹙双眉。
做噩梦了么?还是说方才……伤着他了?
元晦想了想,蓦地唇角微蜷,无声地笑了起来。
片刻后,他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将香炉中的香灰倒尽,添了一捧安神香,又新添了些柴火,而后他轻掩房门,来到隔壁书房,从一旁的抽屉里掏出个细长的竹筒,抽出两根银色长条,缓缓摊开来。
借着一点残墨润了润笔尖,他在天蝉丝上写下两道密信。
一封是给七姑的。
“子游之疾愈深,甚于所料。嗅感殆尽,味觉亦大不如前。虽暂未察觉其听觉与视觉有异,以其行事之慎,或有意隐瞒也未可知。七姑所赐药方,可有所调整?是否需增其剂量?”
一封是给镖局探子的。
信上写着三个名字。
白面书生,司徒云海,孙三。
他将天缠丝揉成指尖盖般大小的珠子,走到院子里,吹响了口哨。
不多时飞来两只青鸟,衔着密信一东一西消失在夜色中。
元晦看着青鸟隐去,倚着门框静静吹了阵凉风。
大红灯笼高挂,穿不透他眼底的阴霾。
过了许久,他转身回房,轻手轻脚地爬上了床。
他动作极尽轻柔,却还是惊动了枕边人。
墨玉笙微微抬了抬眼皮。
这么个细小的动作没能逃过元晦的火眼金睛,他凑近到墨玉笙耳边,吹气道:“子游,你醒了?”
墨玉笙偏了偏头,唇线崩得死紧,没吭声。
好不容易盼来顿荤食,却是喂到别人嘴里,他还没大方到这么快就能与自己和解。
元晦知道墨玉笙心气不顺。方才那事自己办的确不算稳妥。可他就是想不顾一切地占有他,以元晦的身份,以苏曦的身份,以爱侣的身份,以徒弟的身份,想在他灵魂的最深处烙下滚烫的印记,叫他想着他,念着他,永远不要忘了他。
他不敢再作妖,轻轻地退开到一旁,枕着手臂,不声不响地凝视着墨玉笙。
小半柱香后,墨玉笙自己憋不住,闭着眼问道:“这么晚还不睡,做什么去了?”
元晦见他脸色缓和了不少,大着胆子挪到他身边,在他脸颊印上个清爽的不黏腻的浅吻,又识趣地退开来,轻声道:“去换了捧炉香,又加了些碳火。”
末了,他又添了句,“子游,你长得真好看。”
墨玉笙正闭着眼昏昏欲睡,闻言,懒洋洋地吐出几个字,“废话,天底下还有谁不知道。”
声音低沉又慵懒,一如既往地理直气壮。
看样子,心气是顺过来了。
元晦爱极了他这副样子,飞快地在他唇上啄了几下,又伏在他耳边问道:“那你喜欢我什么?”
平日里,只要元晦不沾床,什么都好。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活脱脱一个青年才俊。一旦上了这张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又琐碎又神叨。
墨玉笙到底不及他年轻气盛,一翻云雨下来,身心俱疲,此时更是连眼皮都懒得抬,随口道:“什么都喜欢,尤其喜欢方才的样子。”
元晦顿了顿,追问道:“方才哪个样子?”
墨玉笙睁开一只眼,露出个坏笑,“一丝不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