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子一张小脸吓得雪白,他看看奄奄一息的父皇,又看看侧立一旁的怀雍,嘴唇嗫嚅,说不出话来。他怔愣原地,压根不敢上前去。直到父皇亲口召唤,他才怯生生地走上前去。
  父皇:“玘儿。”
  太子:“儿、儿臣在。”他双目含泪,很想问母后在哪,可无论如何也不敢。
  父皇叮嘱道:“你年岁尚小,学识不足,暂且还不能担当起守护江山社稷的重任。今后要多听你皇兄的话,有什么麻烦,可以托付给你皇兄。等到你及冠娶妻,便可以亲自执政了。”
  说完,他又把怀雍叫过来:“隐鳞,过来。”
  怀雍膝行过去:“儿臣在。”
  父皇柔声细语地问:“你是我悉心调教长大,于朕而言,与亲身骨肉无异,既如此,太子也算是你的弟弟,你答应朕,从今往后,要护着太子,可好?”
  怀雍叩首:“臣遵命。”
  接着,父皇让王阁老在几位一品贵官的注视中,一字一句地写下自己的所交代的传位诏书。
  太子继位为皇帝,而怀雍则作为摄政王,在新皇长成之前暂揽大权,巩固江山。
  ……
  一切定下,司天监找了个最近的好日子,择日簇拥这个九岁的孩子登基为帝。
  京中各家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始准备到时候要服国丧所用之物。
  即便这时候皇帝还没有咽气,他依旧理应是大齐最尊贵的人,可大家仿佛都已经提前当他死了。
  怀雍仍陪在父皇的身旁,直到最后一刻。
  父皇絮絮叨叨地又跟怀雍说起他亲生父亲家乡的事情,父皇一会儿说跟他父亲一起去捕鱼采莲,一会儿又说他父亲很笨,是世上最蠢笨的人。
  怀雍问:“那您还对他念念不忘?”
  父皇茫然地说:“朕从未见过比他更傻的人,他爱的也是个傻子。他情愿爱一个一无所有的傻子,也不愿意爱坐拥四海的皇帝。”
  父皇又变得良善起来,变回了那个对他无微不至、关爱有加的好父皇。父皇心软地说:“怀雍,你要是不喜欢待在京城的话,就回家去吧。朕……朕也不能再拦着你了。”
  怀雍好笑地说:“我从未去过,又哪里知道哪是我家,怎么回去?”
  “朕没想到你会回来……”父皇喃喃地说,“朕没想伤你,朕也不知道朕是怎么了,魔魇有时会附在朕身上……”
  怀雍打断他:“父皇,您又谵妄了。”
  父皇跟他又说了一会儿关于他家乡的事,翻来覆去地说,说着说着,声音弱了下去,问他:“雍儿,灯怎么都灭了?太黑了。让他们把灯都点起来吧。”
  烛火通明的寝宫内无人敢发出一点声音。
  怀雍将身子俯下去,别扭地依偎在父皇身边,轻声说:“天黑了便睡吧,父皇。”
  他幼时爱蜷缩在父皇的怀中睡觉,听着父皇稳健有力的心跳声,而那声音眼下正在慢慢变得虚弱,随时都会断绝。
  父皇说:“再给朕点上一片芙蓉香片吧。”
  怀雍没有离开:“点着呢,父皇。”
  父皇又说:“夏天了,御花园里的芍药该开了,雍儿,去给朕摘一朵来好不好?”
  怀雍:“儿臣让别人去摘。”
  父皇伸出手,颤颤巍巍地抚摸上他的脸上,沾到温热的泪水,叹气:“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怀雍将自己的脸颊贴到父皇的手心,温驯极了。
  父皇抚摸他的头顶,像把他当做是个稚幼孩童。
  此时此刻,他们如同忘记了曾经发生过的龃龉,又是一对亲密无间的父子了。
  其实他还有很多话想要和怀雍说。
  比如他想问问怀雍知不知道芙蓉香片有问题,比如他还想问,怀雍是不是也和别人一样希望他早点死。
  但他到底是没问。
  只要他没问,就可以在这弥留痛苦的时刻自欺欺人地想,世上还是有一个怀雍真心爱他的。
  不知过了多久,怀雍还拥着他的父皇,一动不动,泪流满面,犹如随他的父皇一起死去了。
  ……
  十月初三。黄道吉日。开祖庙祭祀,昭告天下。
  这一日,无风无雨,阳光普照。
  作为摄政王,怀雍身着衮冕服,金章紫绶,戴进贤三梁冠,着一身深绛色朝服,率领文武百官,敬奉新皇继位。
  而在他身边,作为武官之首的是赫连夜。
  作为协助他的报答,赫连夜亦升至一品大将军,与他相似的,穿了一身绛色朝服。除了文武款式略有区别,其余都差不太多。
  赫连夜走到他身边,接过礼官递过来的香,与他一同,各自作为文武代表,祭拜苍天神明。
  一切结束,天色将暮。
  赫连夜单独来找他。赫连夜在笑,这笑意中参杂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压抑的仇怨,他心满意足地说:“真好,这世间的夫妻成婚都是过之即往的,可我们却不同。怀雍,无论你愿不愿意,今后你与我的名字都会被写在史书的同一页,同一日。”
  这或许,也算是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了。
  怀雍面不改色。
  这让赫连夜微微恼怒起来,又故意说:“怀雍,不会再有人像我以前那样爱你了,我以后也不会再爱你。我已经寻好了一门闺秀做我的妻子。你可坐在高台上,看着我开枝散叶,儿孙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