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娘娘恕罪,奴才实不敢领娘娘的赏,全公公着人递过来的消息,不仅是为着殿下如今已经到了帝陵,更是为着、为着……”
  说到最后,那太监抖若筛糠,欲哭无泪:“那原先跟着殿下去了南地的,姓司的,不是个姑娘——”
  朱氏一时还没反应过来,面上尤还带着笑意:“……什么?”
  太监咬了牙,狠狠在地上磕了一记,将头砸在青石花砖上根本不敢抬起:“那、那司姑娘——是个福女!”
  朱氏下意识地重复着:“福女,福……怎么可能!?”
  朱氏的身子晃了晃,长秋赶紧上前一把扶住:“娘娘,可还好?”
  朱氏神情难得带了几分恍惚与茫然:“这怎么……可能呢?”
  长秋扶着几乎站不稳的朱氏,一脚踢在还趴伏在地上的小太监的胳膊上:“别跪了,赶紧滚去请太医——娘娘真要有个什么,你吃不了,兜着走!”
  那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去了。
  朱氏站在那缓了好半晌,情绪方才从大喜大悲里挣扎出来:
  “不是,这好好儿的一个小姑娘,往南地去了一趟,怎么就变了呢?”
  朱氏收回搭在长秋臂弯里的手,一下子坐在了椅子里,大红的宫装衣摆散乱的交迭耷拉着。
  一时,整个正殿只剩了朱氏一人的低声喃喃:
  “瞧着她当初,在东宫里跟本宫聊的那些个养颜护肤的法子,还有那些个化妆打扮的路数,也都说的头头是道,这怎么会是个福女……”
  “……这怎么就,成了个男人了?”
  第121章
  想想如今还压在司礼监的那道盖了皇帝之玺的圣旨,想想如今礼部正在相看的那些个淑女,朱氏只觉大脑一片混沌,只有一个念头:“这下子,京城怕是,要变天儿了……”
  长秋失色:“娘娘……”
  朱氏一把握住了长秋的手:“峥儿的事,我瞒了圣上这么多年,如今,怕是再瞒不下去……峥儿,胡涂啊!”
  朱氏喃喃着:“便是爱慕男子又如何,终归是只消不摆到台面上说,左右也不过是些风流名声,便是娶了个王妃回来在府里供着又如何……安富尊荣,能缺得了她什么?”
  “便是男人不爱又如何,过往今来,高门联姻,摆在台面上的那些个妻室……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偏就他怜香惜玉,他一个不慕红颜的大男人,怜的是哪门子的香、惜的又是哪门子的玉?!”
  “娘娘息怒……”
  长秋登时便在朱氏身边跪了下来,连带着屋里伺候的那些个侍女们,呼呼啦啦地也跟着跪了一地。
  朱氏的眼泪,极为突兀的,便就这么落了下来:“我的峥儿啊……”
  殿里一片死寂,却也没谁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说劝一劝朱氏,说宫里忌讳掉眼泪这回事。
  朱氏便在那椅子里怔怔然坐了许久,半晌,神情怔愣着,拿了帕子自个儿抹了眼泪,湿着眼睛苦笑一声:
  “罢了,我这当娘的,都还指望着他过日子,又能再苛求他些什么呢……圣上那,能瞒多久,便瞒多久罢,这纸……早晚有包不住火的时候。”
  “去个人,将圣上身边儿的,都再打点一通,教他们在跟晋王有关的事儿上,都警醒着些,但凡有些个什么风吹草动的,教他们赶紧的过来本宫这儿递个信儿。”
  “……别真教为着这些个事,让他们父子二人,再针尖儿麦芒地给对上了。”
  长秋当即便应下。
  “罢了,你们都退下罢,教我……教本宫一个人,坐在这儿静一静。”
  于是一片静寂中,唯有清浅到几乎听不出的脚步声混着衣裳隐约的摩挲声在殿里窸窣而过,像是一阵清风一般,把所有人都给刮出去了。
  朱氏抬眼,瞧着一旁明瓦窗上映着的夕阳余晖,于一片温润的金光之中,坐了许久许久,直到天色彻底暗下,夜幕将整个正殿都笼了进去。
  朱氏于没有半点光亮的大殿里坐着,像是个被牢笼束缚着,渐渐驯化了的鸟儿一般,也任由黑暗遮去了她脸上的神情。
  终是只有一声带着悲伤与愁绪的喟叹,似是倩影幽灵一般,静悄悄地,在这大殿之中逸散了:
  “娘的,峥儿啊……”
  如朱氏所料想断的一般,京城的天随着晋王的回归也跟着变了。
  但风最先刮起来的地方,却是朝堂,或者说,是内阁。
  朝廷茶马盐铁四项,皆为独门生意,关乎国库,轻易不敢妄动。
  便是秦峥派了玄策去博宜开海田,建盐场,炼出来的那些个海盐,却也不敢轻易流入地方市场之中——盐价下去了,朝廷的税收怎么办?
  大海乃是无垠之水,海水中的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是熬盐,都能有辽阔的海岸线,借助日晒之法,将盐卤池中截留的海水渐渐晒干,凝成粗盐。
  不比那下到盐井之中,冒着生命之险不断开凿盐井,打捞盐卤来得更加便宜?
  如此这般,天长日久,大历盐价势将要下跌,盐价一跌,盐税紧跟着便也要大幅缩水,那国库里缺了的盐税,又将该如何弥补?
  所以哪怕玄策在博宜开的盐田,囤了大批提纯过后的精盐,却也丝毫不敢教这些个海盐流入民间,只待朝中商量出一个新盐法之后,再做打算——
  秦峥需要顾虑国库,但朝中的大人们却并不都尽如他这般思虑良多,尤其是,跟澄阳等地的盐场,有着瓜葛的那些个朝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