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恪郡王兄弟的妻族势力是皇子中势力最大的,淑妃是妃嫔中地位最高的,恪郡王是除了太子之外唯一一个在六部参政的皇子,淑妃是唯一一个有部分后宫宫权的妃子。
  虽然皇上显示出了嫡出的地位稳固,但也让人觉得恪郡王和太子只差了那么一线。所谓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恪郡王一直觉得他很有希望,而和皇上政见不同,眼看着利益收损,被皇上有意丢出核心圈子的豪强们也觉得恪郡王很有上位的希望。
  于是豪强门一个个的落入皇上设好的渔网中,一心推动恪郡王上位,而不是选择在他们势力范围内不停的搞事。
  毕竟,把恪郡王推上去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那干嘛还要冒着惹怒皇上的风险挑起民乱呢。
  所以恪郡王确实担心他暗地里这些事被爆出来,但这个威胁,恪郡王表示不信。
  说句实话,恪郡王虽然觉得林阁老很好用,但真的没觉得林阁老有多聪明,真要是聪明就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但是也正因为他在家事上太不聪明,所以恪郡王才会轻易的让林阁老进了他的核心圈子。
  毕竟林阁老命根子一般的长子一脉可和恪郡王完全绑定了,他为了他那不成器的儿孙不可能和他掰了,所以恪郡王说的丝毫不担心。
  哪怕是林阁老开始有了摸鱼的苗头,恪郡王虽然恼怒但也不怕,恪郡王相信林阁老为了他偏心了一辈子的儿孙再如何也不会选择背叛他的。恪郡王觉得林见川就是在危言耸听。
  恪郡王脸色不善道:“那你们是什么意思,让本王想办法把林见顾给除掉,别做梦了,本王和寿康不对付是一回事,结下死仇又是另一回事。比起对付林见顾,你们还不如学着好好哄好林阁老。老人家偏心你们这么多年,如今不过是病了心里软弱了,这才会想起蒋氏那一脉,你们哄好老人家,阁老自然不会再想这些逆子。”
  林见川赶紧表示,是恪郡王想的太好了。
  “郡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您想想,十几年前祖父不是比起现在更疼父亲和姑母嘛,但还不是在蒋氏的撺掇下让父亲和姑母发配边疆。如今林见顾这时不时都在祖父面前做戏,谁知道祖父哪一天会不会再次糊涂了呢。”
  恪郡王不说话了,说起来林阁老这一生在家事上确实很难琢磨,先是纵容原配子女磋磨庶女,打压继母,然后又亲手将原配子女发配边疆。为了原配血脉打压最出息的儿孙,然后生病了表现了后悔,虽然恪郡王觉得林阁老不会真的放弃偏爱了一辈子都儿孙,但怕的就是万一啊。
  但是真对林见顾出手,林见顾不是个小人物,他哪怕不是寿康公主点未婚夫,他也是六元状元,是三品大员,真的不是好下手点人物。
  林见川想到昨日偷偷听到的话,心里有了算计,他道:“昨日我听祖父说那林见顾是个有野心的,他似乎有意去边关谋个爵位。依小人看,您不如遂了他的意。
  那小子想的美,觉得到边关走一圈随便抢点功劳,皇上定然会看在襄王的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的爵位未来也是公主后嗣承袭的。可是您也知道女真将乱,等他到了边关可什么事都能发生。”
  恪郡王皱眉,他与惠及王子私下有交易,自然知道惠及为了王位等回到女真后就会开始动手。
  为了帮助惠及达成谋算,恪郡王还动用了自己的一个底牌——**他训练的两千私兵。
  如今女真王垂垂老矣,早已是没牙的老虎。而女真王的几个儿子,除了惠及剩下的没一个实力服众的。惠及当初会被轻易地当成弃子,说到底是女真王下手果断,惠及根本没机会调动自己手里的军队就被控制住了,惠及这才只能选择老老实实的当质子。如今惠及准备充足,女真可不似中原,他们最看重英雄,只要惠及在此时出手,他的父汗和兄弟可都不是他的对手。
  至于那些王子的母族,惠及刚好还没娶亲,娶了这些部族的女儿就是了。
  等到惠及上位,他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会选择冲击大梁,让女真看到他的英勇。而刚好,山海关的主将原本是襄王的死忠,一个副将是太子妃的姑父,都是太子一脉的实权人物。更巧合的是另一个副将是袁家的门生,出自太原的祝家,刚好是他这边的人物。
  按照两人的约定,这次大战大梁会战败,女真会劫掠一番吃个肚圆,帮助惠及坐稳位子。
  而战败的罪责,自然是主将和太子妃姑父的问题,是这两人玩忽职守导致打败,哪怕已经兵败被杀这罪责也不当免。
  而祝家子会在此时战役中大放异彩,将劫掠一番的女真兵马再次赶回关外,成为山海关众望所归的主将。
  而若是两人的计划一切顺利,林见顾又刚好去了边关,确实可以把这人一波带走,还能让太子与襄王府离心。
  不过,恪郡王摇头,“不好办啊,林见顾和寿康的感情甚好,当年林见顾被外放,寿康还一起去了江南。虽然有寿康担心使团求婚的原因在,但是两人的感情也不是假的,否则她也不需要真的在外面三年。如今听父皇的意思,这两人不成婚之前父皇是不会把林见顾派出京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