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方惜亭盛了一碗鱼汤,坐到他面前,低头轻抿两口。
  连帽卫衣敞开的衣领口处,稍微露出些凸起的锁骨。
  谢序宁无意瞥见,愣了两秒,不合时宜地想起自己昨晚的梦,耳根处泛起一丝艳红。
  方惜亭没注意到他的奇怪:“昨天有什么收获?”
  “啊?”果然一睁眼就谈工作,不解风情,谢序宁耳根处的热度极速褪下。
  “查了,根据法医室提供的死亡时间,往前拉取三天,符合尸检条件的失踪人口为零,再往前拉取七天,符合尸检条件的资料共有三份。”
  方惜亭问:“有匹配的吗?”
  “当然……”谢序宁看着他,理所当然地答:“没有。”
  “哪那么容易,要是查查派出所的失踪人口,就能确认尸源,凶手也不至于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抛尸。”
  就更别说还敢往碎尸块里塞手指了。
  方惜亭知道谢序宁做事有条理,不可能说句“找不到”就算完。
  于是他又问:“尸源确认是目前案情推进的重中之重,今天怎么安排?”
  “今天?”谢序宁看他一眼,有些不解。
  但是突然想到什么,眉尾又微微翘起:“主动问我安排……想跟我一起?”
  方惜亭白他:“尸源确认不了,我总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拿着录像带摸瞎。”
  谢序宁笑起来:“想跟我一起就直说。”
  男人心情不错,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图纸来摊开:“这是2、3号垃圾车的行驶路线图,沿途摆放的垃圾收纳站,每一个监控点位,我都用红笔做了标注。”
  “你们组出四个人,重新确认监控。”
  “重点排查手执黑色塑料袋,包裹重物往垃圾桶内抛尸的可疑人员。”
  “然后我们两个,负责摸排云京市各大流水线工厂,提取案发三天以内离职,或者无故旷工的人员资料。”
  “包括西城片区外来人口集散中心,自建群租房,私营摊贩,比如按摩店、足浴店等……这些更倾向于女性的工作岗位。”
  在无法确认尸源的情况下,撒网式搜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是没办法的事。
  方惜亭点头同意,两人用完早餐迅速换上便装,下楼开车、出发办公。
  谢序宁提前安排,各大工厂均已收到需要配合刑侦支队办案的通知。
  根据要求,警方需获取年龄在18-25岁,女性,以案发前三日起离职、或无故旷工的人员资料。
  由于入职时会填写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这也让排查工作变得稍微容易一些。
  尤其划线范围越细,筛查结果就越精确。
  排除云京市区部分要求较高,且岗位不常变动的技术工种外,流动性相对较高的简易流水线生产,便成为了谢序宁的重点搜查范围。
  他们整整耗时四个钟,通过电子厂、服装厂、食品加工厂等近十来间大型工厂,共收集到了符合查询条件的三百来份人员资料。
  入职信息拿在手上厚厚一摞,方惜亭和谢序宁当即找了间咖啡厅,落座后便开始核对人员信息。
  期间要了两杯冰美式下肚,电话没打多少个,谢序宁的嗓子就冒了烟。
  他有些不耐烦地按住方惜亭的手:“得了得了,这电话打没完了还,我们下午还有别的安排,哪能一直耗在这儿?”
  方惜亭疑惑地偏头:可是这电话不打要怎么办呢?人员信息筛查是必须要逐一确认的。
  他一口水都还没喝,倒是谢序宁,喝完自己的那杯还不够。
  嚷嚷着口渴,又把他的那杯给喝了,结果电话没打两个,现在又闹起脾气来。
  方惜亭嫌他烦,掏出手机扫码点单,打算再叫两杯咖啡,浇浇那祖宗一打电话就冒烟的嗓子。
  谁知谢序宁察觉他的举动,伸手夺过手机:“我不是这个意思。”
  方惜亭的视线冷冰冰地落在他身上,用表情告诉对方自己耐心有限。
  谢序宁解释不清,索性拿他手机直接拨号:“喂,于恒,赶紧找俩人来芳草街519号转头的咖啡厅。”
  “对,我和你们副队下午还有安排。”
  “这些都是以受害人信息作为筛查条件获取的资料,我一会儿装文件袋里就交给前台。”
  “你们拿回去后,务必逐一确认当事人是否能够正常联络。”
  “如果说是本人,让她立刻报身份证号,或者家庭住址、籍贯信息等。”
  “要是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或者是遇到无法联系、电话关机、空号、无人接听的情况。”
  “就立刻将此人划入重点排查范围,并且向我汇报。”
  他将工作安排好,准备立即进入下一环节受害人的相关信息摸排。
  男人挂掉电话,怕方惜亭误会,还特意大言不惭道:“能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看看监控,做些轻巧活儿,那帮家伙们就偷着乐吧。”
  像他们这样跑外勤得多累啊,冬凉夏暖,还特费鞋。
  就局里补贴的那点儿辛苦费,比不得他三餐不定、晒伤冻伤、累出来的满身病痛,进两次医院连医药费都不够倒贴的。
  谢序宁外勤王者,在办公室里坐不了两分钟,要他安安静静看七八个小时的监控,简直要他的命。
  方惜亭倒是刚入职,就从分析资料、比对信息、排查监控这些小事中拼出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