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能吃一堑长一智就行。”顾尧见状笑道,最怕孩子没记性,吃一堑又吃一堑。
  戚莳嗔了他一眼,“行了,别说他了,大宝已经学乖了。”
  学乖了的大宝乖乖吃过早饭,央着戚莳赶紧吃完饭去大棚那儿,他想去找铁铁玩儿。
  “你今儿是要去村长那儿?”戚莳边喝玉米粥边问道。
  顾尧点了点头,春暖花开,是时候再弄块儿荒地,挖了种藕了,莲子也能卖钱,荷花身上真是处处都是宝
  “这回准备弄多少亩?”
  顾尧想了想,“看村长那边还剩下多少罢。”
  夫夫二人吃过早饭,戚莳刚准备把一早儿弄好的豆腐搬去大棚那边,李淼便找来了。
  “莳哥儿,你怎的还没去,今儿不卖豆腐了?”
  “不是,昨儿大宝闹肚子,折腾的晚了些,今儿起晚了,刚巧你来了,帮我把碗搬过去先。”
  “你如今使唤起我来是越来越顺手了。”李淼状似抱怨道。
  戚莳笑了笑,等两人把东西搬去大棚那儿,立刻被村里人围了起来。
  “莳哥儿,你可来了,还以为今儿吃不上了呢。”
  如今村里人都吃习惯了,隔三差五的就要来上一碗豆腐脑儿,巴适得很。
  顾尧那儿和村长对着地籍的册子,研究了一番,村里已是没什么大块儿的荒地了,这两年村里人家眼瞅着顾家起来了,不甘落后的,开了不少亩的荒地。
  “这块儿,挨着你家果园,在你开的那五亩种土豆的荒地另一边,怎么样?”
  顾尧想了想,到时围起个院墙,和果园打通了,也省得再多盖个屋子派专人守着了。
  “行,村长,就这块儿,这大概是有多少亩啊?”
  “近六亩,够吧?”
  顾尧点了点头,笑道:“村长,我这儿不嫌地多,以后有人卖地什么的,您找我,只要价儿能接受,我都要。”
  村长笑了笑,“行,知道你小子爱地,有的话我先找你。”
  顾尧把事情说定,便去镇上雇了几个短工来,加上家里的长工,把新地块儿就着果园的围墙围了起来,在果园的围墙那儿开了个拱门,别说,看着还挺好看的。
  围起来后,便是挖池塘了,忙活起来,时间过的飞快。
  顾尧刚把六亩的池塘弄好,种上荷花,就听到一阵敲锣打鼓声儿。
  顾尧抱着大宝出门,只见差爷护着苏云谦回了村里,原是苏云谦不负众望,过了县试,还拿了个第一名。
  县令大人喜不自禁,看了苏云谦的答卷,不禁连连点头,“此子大有可为。”
  把还未回村的苏云谦叫到跟前,褒奖了一番,让他戒骄戒躁,争取一把通过府试和院试。
  要知道,本朝最小的秀才是十岁取得的,十二岁中了举人,乃是当朝首辅的嫡孙。
  苏云谦如今刚七岁而已,便是等三年后再考秀才,那也只有十岁而已,县令识人无数,自是信自已的眼光,此子三年后定会考中秀才。
  县令大人很是重视苏云谦,这以后可都是他为官一方的的政绩,本想让他去镇上最好的书院求学,但苏云谦给拒绝了。
  县令大人也没有勉强,他也知苏云谦如今的夫子周风,只道:“我这儿有几本书,你带回去看看,若是有不懂得地方,端方书院的夫子,林夫子,他是很乐意给你解答的。”
  说完,便派了衙役,把苏云谦和在外等候的周风二人一路送回了村子。
  第173章 后悔啊后悔
  林夫子何止是乐意为他答疑解惑,他更想把他收入麾下,当他的关门弟子。
  为这事儿,不知找过县令多少回,无奈苏云谦已经决定了,在考举人前,不会去书院求学,林夫子只能遗憾作罢。
  话说清水村这边,县令大人本不想这么招摇但无奈派去的衙役会错了意。
  俩衙役见县令大人如此重视苏云谦,便请了个锣鼓队,一路敲敲打打的回了村,自觉体会到了自家县令的未出口之言。
  “嚯,这是咋回事儿?”
  大棚那儿村里人听到村口的锣鼓声,纷纷停下了逛小集市的脚步,探着脑袋直往那边瞅,有的已经迈步往那边走了。
  “哎,可了不得,苏家云谦小子考上了!”
  “啥?”
  “考上举人了?”
  “想啥呢,怎么可能?!”
  “那咋会这阵仗?”钱夫郎疑惑道,以前周风考上秀才的时候,可也没敲锣打鼓啊。
  苏云谦和周风被一路围观,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只有俩衙役一路乐呵呵的顺着村里人的指引往苏家那边走去,道喜去了。
  村里人也不做生意了,把摊子往大棚那儿一放,呼啦啦一群人往苏家走去。
  “这阵儿太忙,倒是忘了云谦今年开春考试的事儿了。”顾尧抱着大宝,走到戚莳身旁,笑道。
  “那我们过去看看?”戚莳问道。
  顾尧摇了摇头,“这会儿过去人太多了,等晚些时候带些贺礼去看看他,怎么说都是咱们家里的小长工啊。”
  戚莳点了点头,感叹道:“还真没想到,云谦真能考上,他才多大啊。”
  说着看了眼顾尧怀里的大宝,“大宝也该学认字了。”
  顾尧笑笑道:“认字可以,但在他身上你可别抱太大希望,这小子我看他也不是啥能学成的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