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为此,李氏还把弘时训了一顿,孩子才多大,就敢动手。
  弘时心说他就是吓唬吓唬小孩,谁知道这小子还会记仇。
  听说云安回圆明园了,郡主也带着小舒鲁过来。
  云安之前许愿姐姐要照顾好小外甥女,她不断收到系统提示,给姐姐加生命值,显然姐姐在完成她的心愿。
  舒鲁和弘显凑到一起玩没一会就要打架,弘显一身使不完的牛劲儿,舒鲁也不是好惹的,哭起来就是胤禛来哄都哄不好。
  云安陪这俩小孩玩一天,晚上脑袋都嗡嗡的。
  偏偏李氏还跑年氏院里来说话,拉着云安的手问她,“云安小格格,你说你外甥女乖不乖啊?”
  “乖啊。”云安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道。
  “那以后你在宫里无聊了,也叫她进宫陪你玩儿好不好?”李氏道,要她看,自家孙子和外孙女不比云安差,可到现在都还没见过皇上的面呢。云安小格格那么受宠,带一带家里的小辈也是应该的吧。
  年氏在旁听见了,不易察觉的蹙了蹙眉,但她面上仍带着笑,“李姐姐,云安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她现在要学的东西多,倒是想和小外甥女玩儿,可惜没时间。”
  不是她们不帮李氏,只是云安越大越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随便提要求。
  李氏笑道,“那是,小格格的功课自然重要。”
  云安也慢半拍明白了李额娘的意思,她笑道:“安安早就和皇玛法说了,咱们家的小朋友特别可爱。皇玛法说万寿节前来咱们家玩,到时候就可以见到他们啦。”
  李氏闻言,顿时高兴起来,“太好了太好了。”她恨不得对着小格格千恩万谢。
  李氏又去找胤禛,想把小外孙女接回来住几天。
  胤禛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没同意,只说孩子多了家里太闹,皇上未必高兴。
  李氏心中失落,不过想想皇上能见小永珅才是最重要的。
  弘时没被册封为世子这事儿让李氏郁闷了好久,她有一阵子都没脸见人,尤其没脸见其他王府的侧福晋和妾室。
  但看王爷和福晋对她和弘时的态度都没什么变化,她才松口气。
  可至今李氏也不知道皇上到底为何跳过弘时,总觉得是自家儿子哪里做的不好得罪了皇上,皇上嘴上没和王爷说,心里却记着呢。
  其实康熙也觉得挺对不住弘时这孩子的,册封世子的事儿还是在朝中引起了一些猜测,有说弘时资质鲁钝,也有说他品行不堪的。
  更多的则是单纯认为弘时不如弘历。
  这回康熙来圆明园,见到小永珅,想起他阿玛,就当着王府众人的面夸了弘时几句。
  回去就把弘时和胤禟之前上奏请求派商队去安南的事儿批了,还让弘时亲自带商队去,算是朝廷派去的使臣。
  弘时现在身上没任何爵位,就是个普通宗室,作为朝廷使臣分量不够。康熙索性直接给他封了个奉恩将军。
  虽然是宗室中最低的爵位,但弘字辈的皇孙里,弘时是第一个封爵的。
  可李氏和弘时却高兴不起来,这意味着他日后无法承袭雍亲王的爵位了。
  胤禛找他谈话,让他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奉恩将军只是个开始。
  弘时心说自己的能力在这儿摆着,想靠自己从奉恩将军一步步晋封为郡王,那难度也太大了啊!
  胤禛就拍着他的肩膀,“别急,有阿玛呢。”
  弘时在心里翻白眼,你这个阿玛是最指望不上的。
  不过这也不能怪阿玛,更不能怪弘历,要怪就怪自己命不好,弟弟太优秀了。
  弘时突然就有了危机感,不能一辈子当奉恩将军,怎么着也得挣个贝子,才不给额娘姐姐丢人。
  于是这次出使安南,弘时前所未有的认真,提前做了不少准备。
  胤禟也想分一杯羹,就来和弘时商议怎么在安南赚钱,叔侄俩越聊越投缘,胤禟把自己相熟的商人介绍给弘时,弘时答应在安南给这些人找个赚钱的门路。
  弘旺得知弘时堂哥最近跟九叔走得近,还专程来叮嘱他,九叔手下的人可不是各个都能用,有些不干净的生意可千万别做,比如倒卖人参之类的。
  弘时一一记下,搭着弘旺的肩膀说:“你从尚书房出来后也来理藩院吧,咱哥俩一起干,我听弘历那小子说,欧洲的英格兰在世界各地赚钱,咱们大清也可以啊!”
  弘旺懵懂的说:“可咱们怎么去?”
  “坐船去呗。”弘时道:“前明的船队都能下西洋,咱们也可以。”
  “只是造船需要钱吧。”弘旺道。
  弘时:“……”他忍不住叹气,“钱钱钱,问题的根本还是钱。”
  这都太平盛世了,朝廷怎么还这么穷啊?
  弘时带着商队四月底启程,康熙还是很重视这件事,名单都是他亲自过目的,弘时不管怎么说也是未来的皇子,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
  这个“安全”一方面是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怕他被坑了,若真出了什么差池,不但他要倒霉,胤禛也得被连累。
  送走弘时,康熙又开始安顿另一个孙子。
  昌平的郑家庄已经建好了,驻防兵丁今年春天也都陆续搬了过去。
  康熙那时就说过,会安排一位阿哥过去住,朝中都在猜测,这也并不难猜,皇子们大的都已经有府邸了,小的还不到出宫的年纪,唯一需要安置的就是二阿哥一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